> 《晋书》给薛兼的评语堪称古代HR模板:"清素有器宇,资望故如上国。"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职业形象:★★★★★(器宇轩昂)
业务能力:★★★★☆(三代帝师)
政治情商:★★★★★(历经三朝不倒)
廉洁指数:★★★★★(工资够花就行)
特别备注:"善始令终,遭逢多难,而能全其名。"这在猎头眼里就是"完美履历无瑕疵"。
六、如果历史是场脱口秀
1.薛兼的跨时空直播
【弹幕飘过】
网友@江东小霸王:"请问如何优雅拒绝领导画饼?"
薛兼:"当年王导说要给我加封万户侯,我回'臣家三代吃素,消化不了这么大块饼'"。
网友@洛阳打工人:"遇到办公室政治怎么办?"
薛兼:"记住三字诀:装不懂,慢半拍,打太极。当年王敦问我支持谁,我当场背诵《道德经》第八章..."
2.历史学者锐评
某乎热门问题:"薛兼是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赞回答:"在门阀林立的东晋,他能让寒门看到希望,让士族保持尊重,让皇权感到安心——这种平衡术可比简单的忠奸二元论高级多了。"
七、终章:”端水大师的现代启示录
薛兼的人生就像走在东晋的钢丝上:左手托着司马家的玉玺,右手提着王家的灯笼,腰间还别着寒门学子的求职信。他用68年证明:在乱世中站得稳,靠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抉择,而是灰度认知的能力。
当我们在职场遇到"王敦式领导",不妨学学薛氏心法:
把糖衣吃掉,炮弹做成烟花放给老板看;
用专业筑起护城河,让政敌找不到攻击点;
关键时刻的"精准下线",比勉强续命更重要。
这位历经三国归晋、永嘉之乱、王敦之乱的职场宗师,最终在史书里留下这样的身影:
不是力挽狂澜的英雄,不是权倾朝野的枭雄,而是始终站在风暴眼的宁静——正如他教太子的最后一课:"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到了,自然滋味天成。"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