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句:“您这铁器能打把菜刀吗?”嵇康白眼翻到后脑勺:“俗!”但转头却跟山涛说:“这小子虽然俗,俗得真实。”后来嵇康临刑前唯独给儿子留话:“有难处就找王戎叔叔”,可见这份“塑料兄弟情”的含金量。
3. 山涛认证的“人间清醒”
山涛曾评价:“王戎就像掺了蜂蜜的黄莲——看着甜,细品苦。”这话精准概括了他在竹林的生存哲学:别人裸奔醉酒搞行为艺术,他永远衣冠楚楚;众人哭穷装疯,他却坦然炫富。这种“反套路”操作,反而让他在清谈圈杀出一条血路。
三、职场变形记:从县令到三公的“骚操作”
王戎的仕途轨迹,简直就是古代版《权力的游戏》+《杜拉拉升职记》的缝合怪。让我们用现代职场黑话解码他的晋升密码:
1. 灭吴之战:PPT大师的逆袭
公元279年伐吴时,王戎作为建威将军,贡献了古代最牛商业计划书:
竞品分析:画出吴军布防图,标注“此处守将爱喝花酒”
用户画像:整理出吴主孙皓的100条作死记录
执行方案:派间谍在吴军大营门口卖《晋军伙食菜谱》
这种降维打击让晋军势如破竹,他因此喜提安丰县侯,年薪暴涨2000石。
2. 人事改革:得罪全公司的“愣头青”
当上吏部尚书后,他推出《官员绩效考核办法》(史称“甲午制”),要求:
所有县令必须通过《九品中正制》考试
刺史每年下乡调研不少于60天
贪污超五斗米直接开除族谱
结果被门阀士族骂上热搜,改革卒于襁褓。但这套方案被唐代科举制“抄作业”,算是曲线救国。
3. 危机公关:茅坑里的影帝
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杀进洛阳,45岁的王戎突然“病重”——具体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在御前会议上突然窜稀
跌进茅坑浑身恶臭
逢人就念叨“我快死了”
这出《屎遁求生记》成功躲过清算,被后世评为“奥斯卡级装死表演”。
四、抠门宇宙:魏晋葛朗台的“破产人生”
如果说王戎的前半生是高智商爽文,后半生就是大型魔幻现实主义连续剧:
1. 李子帝国的崩塌
他在洛阳郊区搞了个李子种植园,每颗李子核都被钻洞。当同行山寨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