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把国库的米倒进自家口袋……”粟米哗啦啦撒了一地,太子瞪圆双眼:“原来贪官就像偷米的老鼠!”三个月后,当司马衷终于看懂户部奏折时,屏风后的贾南风却冷笑:“裴頠这是要把太子教成账房先生?”
这位太子妃不知道,她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裴頠在东宫发明了“皇家菜园管理法”——让太子亲手种植蔬菜,通过观察作物生长理解民生疾苦。他还把《周礼》改编成经营游戏,参与者要通过合理征税、兴修水利积累“治国积分”。这些“魔改”教学法,竟让司马衷破天荒地说出:“百姓如秧苗,官吏如农夫,勤耕才有秋收。”惊得贾南风连夜召集心腹:“必须除掉这个教坏太子的书呆子!”
第三章 哲学界的“泥石流”
在嗑五石散、谈《老子》成风的西晋,裴頠就像混入仙侠剧的理工男。当名士们陶醉于“无中生有”的玄妙时,他写出了惊世骇俗的《崇有论》。这篇被后世称为“古代唯物论宣言”的雄文,开篇就是暴击:
“贵无论者总说无中生有,诸公何不表演个凭空变烧饼?若念《道德经》能退敌,战场早该改成道观了!”
更绝的是他自创的“火锅理论”:“治国如烹小鲜,按贵无论就该把生肉往锅里一扔,不点火不添柴,等着它自己变熟?”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艰深哲学变得活色生香。
某次竹林七贤后人的聚会上,主持人正要朗诵《逍遥游》,裴頠突然打断:“诸位可知嵇康锻铁时,炉温差一度都出不了好剑?现在你们空谈无为,不如先学会生火!”在场名士脸色铁青,他却掏出算筹现场演示:“治国如解九连环,需步步为营,岂能坐等‘无’中生有?”这场辩论视频若放在今天,绝对能冲上B站哲学区榜首。
第四章 朝堂上的“孤勇者”
永康元年(300年),贾南风终于对裴頠下手了。这位“硬核直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狱中墙上用炭笔写满数学符号——那是他未完成的《数理治国论》。狱卒送来毒酒时,他竟问:“此酒成本几何?若是民脂民膏所酿,裴某不饮也罢。”
回溯他的政治生涯,堪称“作死小能手”:他联合张华制定《考课新法》,要求官员公开“三本账”(公务账、民生账、廉政账),把贾谧(贾南风侄子)贪污的三百万斛粮食晒在朝堂;他发明“政务沙盘”,用红蓝黄旗标记饥荒、贪腐、军备缺口,把西晋江山捅成“筛子”;甚至在太极殿怒怼贾南风:“娘娘修的不是寝宫,是吞金兽!”
小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