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地;
秘密筹划迁都长安的“B计划”,派王衍率十万军民携带典籍西行(可惜王衍半路摸鱼被石勒团灭);
发明“军民合作社”,让士兵家属在后方种田,前线部队轮休务农——堪称古代版“生产建设兵团”。
文化复兴:末代皇帝的文艺执着
主持编修《晋书》,亲自为张华、陆机等名士作传;
推广卫夫人书法,宴会上与群臣玩“飞花令”,输者罚抄《论语》;
在洛阳城破前夜,仍坚持完成《五经正义》的校对批注。
但历史的吊诡在于:个人努力在时代浪潮前犹如螳臂当车。当他试图从权臣司马越手中夺权时,对方直接带着十万大军“离家出走”,导致洛阳防御空虚——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带资跳槽”。更荒诞的是,司马越途中病逝,其部下竟带着棺材继续行军,最终被石勒骑兵当“移动经验包”收割。
三、永嘉之乱:帝王变“酒保”的黑色幽默
311年的洛阳城破,成了中国历史最荒诞的剧场。让我们用镜头语言还原名场面:
第一幕:青衣行酒
地点:平阳匈奴皇宫
人物:司马炽(被迫换上店小二同款青衣)、刘聪(翘着二郎腿的匈奴皇帝)、晋朝旧臣庾珉(哭戏担当)
剧情:
刘聪:“听说你们汉人皇帝都爱Cosplay?今天这身挺合适嘛!”
司马炽淡定斟酒:“此乃天命,陛下既得天下,何苦羞辱前朝之人?”
庾珉突然嚎哭:“臣等不能杀贼保国,反令陛下受辱!”
刘聪(尴尬):“你们汉人戏真多...”
第二幕:囚室直播间
在被俘的两年里,司马炽化身“文史主播”:
用炭笔在墙上写《咏史诗》,被匈奴守卫当作“神秘咒语”;
给看守讲《左传》故事,成功安利中原文化,收获匈奴粉丝团;
临终前写下“此身虽陨,晋祚未绝”,预言司马邺将在长安续命西晋。
第三幕:历史的神转折
长安新朝廷忙着给司马炽上谥号“怀帝”(意为仁慈而短命),江南士族却已开启“吃瓜模式”:
王导在建康组局清谈会,主题竟是“论怀帝青衣与魏晋风度的兼容性”;
北方流民企业家祖逖一边划船一边喊口号:“怀帝虽死,中原料理包邮区还在!”
四、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