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不仅适合种植阴性植物药材,而且此地与边关相距不远。
若是能在桃源县大规模种植这些阴性植物药材,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还能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从而降低成本。
时茜想到这里,便开口说道:“桃源县的地理位置其实挺适合种植草药的。”
靖王听到时茜这么说,稍稍愣了一下,随即便笑了起来,解释道:“贞瑾啊,你可能有所不知,桃源县并不适合种植作物呢。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桃源县可耕种的土地大部分都临近河边,这就导致一旦下雨,河水就会上涨,从而淹没这些土地。
而且,这河水的上涨幅度还不小。如果只是下小雨,那么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淹没;但若是下大雨的话,那大部分的土地都会被浸泡在水中,而且这一淹往往就是三五天。这样一来,地里种植的东西自然就都被泡坏掉啦。”
时茜听后,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应该是因为贯穿桃源县的那条河与地下河相连的缘故吧。”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祖父曾经跟我提起过,在玄术之中有一种阵法,可以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加以利用,或者将这些多余的能量传送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供那些有需要的人使用。
关于这个,我在仙府的书籍上也看到过相关记载,仙家们将其称之为‘南水北调’。”
靖王一脸疑惑地问道:“南水北调?这是什么意思呢?”
时茜微微一笑,解释道:“就是将南方多余的水引到北方去。你看啊,南方的雨水比北方多得多,常常会发大水,而北方却很容易闹旱灾。如果能把南方多余的水引到北方,那岂不是既能解决南方的洪水问题,又能缓解北方的干旱,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时茜说完,心中不禁感慨,在她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国家通过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南水北调,不仅解决了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发展了航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时茜也明白,在现在所处的西周时期,要实施这样的工程可绝非易事。毕竟这里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辅助,一切都只能依靠人力。如此浩大的工程,恐怕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可能会导致很多人丧命。
时茜想起历史上的秦朝和隋朝,秦始皇和隋朝皇帝都因为大兴土木而被后人称为暴君。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隋朝皇帝则开凿了运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