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没告诉他,其实已经决定送他去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敦煌,地方都找好了,就是邻近阳关的龙勒县,他岳父大人也同意了。
\n
正因如此,才做新妇的荀昭送来他身边,接受政治教育。
\n
荀柔以前公私分明了一阵,不让族中子弟来“服侍”,但那年毒酒事件后,和族里商量好,允许还未入仕的优秀子弟到丞相府来作书吏、接引,接受政治熏陶。
\n
只是一要嘴严,二是熏陶完,还得科考,还得远去千里地。
\n
“朝廷宽仁,北虏必感此德化,归心臣服。”荀昭垂头恭敬道。
\n
荀柔品咂片刻。
\n
放在年轻的时候,他肯定觉得不满意,但现在看,武官掌武事,文官对少数民族态度宽仁柔和些,也不是坏事。
\n
“阿义,你以为如何?”
\n
刘端紧张的舔舔上唇,这是他至今被问过最重大的题目。
\n
“此次鲜卑诸部来朝,是因去岁南匈奴呼厨泉部被灭,鲜卑惧怕大人军威。”他悄悄觑着荀柔神色,自然什么都看不出。
\n
荀柔不置可否,刘端随他居住,平常接触的消息自然也多。
\n
“朝廷应对之策,你以为如何?”
\n
“当今天下方安,百姓才得将息,大人许是不愿再启战端,更增赋役?听说雁门艰苦,土地荒芜,不能耕种,也几无汉民,实在是…”
\n
“是什么?”荀柔寻根究底。
\n
“是无益之地。”刘端小声道。
\n
养父自小告诉他,天下十三州,皆为汉土,失地之罪,罪在千古。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