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乘桴浮于海,还来不来得及?他家几个老祖宗才华盖世,要匡扶天下,他就不了,没那本事。
\n
小儿声音软糯,一本正经的安慰,显得尤为可爱,荀爽纵使满心愁绪,此时也不由一笑,“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与时俯仰罢了,你既对春秋有兴趣,今日就来学两段。”
\n
什么?我什么时候对《春秋》感兴趣?
\n
说是学两段,结果两段之后又两段,直把荀柔学得欲生欲死。
\n
他不敢给阿善小朋友拖后腿,只能打点精神,全神贯注努力上进,把忧国忧民抛在脑后。
\n
课程足足上了一个时辰,荀爽终于放过他,换讲《诗》作为消遣。
\n
没错,大佬的意思,不解字句,随便背诵两段《诗经》,那是消遣。
\n
从“文王在上”到“棠棣之华”,又到“公侯干城”,接受了一通汉代思想文化教育,吃哺食的时候,荀柔满眼金星,甚至没心思吐槽晚饭。
\n
夕阳西下,众鸟归林,天色暗淡下来。
\n
按照往日惯例,这个时候,该找农家投宿,若是寻不着,就只能在牛车上休息一晚。
\n
不过今日显然不同以往。牛车趁夜色前行,月光不够明亮,荀爽下车,手举火把领路。
\n
荀柔探在门边,突然看到远处一点火光,火光渐渐从一点变成一片,又从一片分离成一只只火把。
\n
“前面可是慈明公车驾?”说话的人在火把群中,声音清朗干脆,年纪似乎不大。
\n
“正是。”赶车的田仲扬声应答。
\n
火把摇了摇,隐隐喧嚣,迎了过来。靠近了,荀柔才发现,领头的是个十五六岁的玄衣少年,身后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