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死。
一般只有老一辈知名作家,或者是出版过单行本,并且大卖的作家才能够得桑这个门槛。”
“朱老师,我觉得我目前的成绩够得上最高标准。”胡为民没有愤怒的失去理智,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和我合作的杂志社销量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难道这还不能证明我的价值吗?”
朱盛昌皱眉,觉得事情有些难办。
他其实挺认可胡为民的说法,但人文社那边的条件就是如此,想要改变可不容易。
“这样吧,我回去帮你问一问。”
“行,那就麻烦朱老师了。”
目送朱盛昌离开后,胡为民摩挲着下巴,觉得这事还有不小的操作空间。
前提是,他要拉来另一家进行竞争。
最妙的是,这个人选其实是现成的。
于是,胡为民借用单位的电话,给燕京文艺的张德宁打了一通电话。
他将事情掐头去尾,告诉张德宁,说是人文社对他的《孩子王》感兴趣,想要发行单行本。
电话那一头,张德宁当即跳脚,痛斥人文社挖墙脚的行为。
她拜托胡为民不要立即答应,给她和燕京文艺一个机会。
胡为民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约定好下午见面详谈。
挂断电话后,他露出得意的笑容。
明明他才是那个香饽饽,为什么要被人文社PUA,当被选择的那个呢?
他就是要让这两家竞争,只有竞争,才对他这个作家最为有利。
到时候,谁给的钱多,他就同谁合作。
至于人文社和朱盛昌的面子……抱歉,诚意都不够,明显是对方不拿他当好朋友。
……
下午,胡为民见到了正为《孩子王》单行本出版发行权而着急上火的张德宁。
上午,当燕京文艺编辑部知道人文社竟然私下联系胡为民,想要拿下《孩子王》单行本出版权的时候,感觉天都踏了。
他们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到《孩子王》对《燕京文艺》销量带来的巨大提升。
燕京文艺之所以没有提前联系胡为民,商讨《孩子王》的单行本发行,不是不看好,而是想要等到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再出单行本。
结果人文社挖墙脚,摘桃子,这让张德宁等人非常气愤。
于是,社里简单商量一番,决定派张德宁这位得力干将,找胡为民商讨单行本的出版。
此时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