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早些年住这儿的孩子量的身高,现在估计都是几个孩子爹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院的荒草没过脚踝,查剑英拨开杂草,露出半截石凳。
约莫是亭子里的,不知道被谁搬到这里。
陈建公突然指着西墙根:“哎!这儿有口井!”辘轳上缠着枯藤,只剩下绳子,不见水桶。
胡为民探头往井里看,黑黢黢的水面突然晃出一尾红鲤的影子,惊得他后退半步。
“活水!”刘大妈得意地拍打井沿,“全胡同就三眼没枯的井,这是头一份!听说清朝的时候官宦人家就靠井中的锦鲤监测水质,预防下毒。”她又指着井辘轳,巴巴介绍着,“一到夏天,住户就会把西瓜吊井里冰着…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特消暑。”
胡为民和龚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对这处四合院也有了大致印象。
这处四合院和其他地段的大杂院没有区别,除了原本的规制还在外,其他都毁了。
原本的木质建筑没有留下几处,其余都成了砖瓦房。
生活气息浓郁,但他要是搬进来住,肯定要大改。
不过,这年代基本都是如此,想找那种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太难了,除非成了文化古迹。
但那种级别的,也轮不到他一个小老百姓惦记。
回到前院时,刘大妈开始掰着手指算账:“正房五间加耳房算七间,东西厢各三间,倒座房四间…统共十七间……”
“等会儿,这套四合院一共多少平?”
“……一共六百多平,不过我们不按平算,按房算。一间房五百,十七间,一共是……”
胡为民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拉着龚雪就往院子外走。
“哎,同志,别走啊,价钱好商量嘛。”
“商量啥,您这是拿着刀往我大动脉上砍呢,砍深砍浅能有多大区别?就这十几间破烂房子,谁稀罕?我看哪,你不如忽悠那些华侨当这个冤大头吧。我们呐,不奉陪喽。”
胡为民摆摆手,一点谈下去的心情都没有。
“我还真找过,他们掏钱可痛快着呢,就是政策不允许。”
刘大妈耿直道。
“您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您就说这院子想不想卖?”
“想啊,要不我闲的找你们逗闷子啊?”
“我们是诚心买,一口价四千。”胡为民出了个数,手指划过早已变得残破的院子,“破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