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民见龚雪耳根微微发红,连忙岔开话题:“吴老,咱们都是燕大的,一会儿要是有外人向我发难,您可要支持我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用你说?”吴祖湘嘴角翘起,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来,“看到没有,这是我整理的《孩子王》读书笔记,足足写了二十多页。”他压低声音,“待会要是有人刁难你,我就拿这个砸他。”
龚雪忍不住掩嘴轻笑,胡为民则哭笑不得地接过纸包。
这时张德宁补充道:“对了,还有两位《孩子王》的读者代表。”她指向角落,“那位穿军绿色外套的同志,是燕京周围的乡村教师;旁边扎马尾的姑娘,是首钢的工人,同时还是业余作家。”
胡为民顺着指引望去,突然怔住——观众席最后一排,坐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张德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声道:“那是《人民文学》的资深编辑谢明清,不请自来的。”
正在这时,礼堂里响起一阵掌声,张德宁快步走来:“各位,座谈会要开始了,请入座吧。”
吴祖湘拍拍胡为民的肩:“去吧,今天我给你压阵。”又对龚雪眨眨眼,“姑娘,待会发言时帮我盯着点这小子,别让他又满嘴跑火车。”
龚雪敏锐地察觉到胡为民瞬间绷紧的背脊,她不动声色地碰了碰他的手腕,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
胡为民深吸一口气,从兜里掏出那方茉莉花香的手帕擦了擦手心,看的一旁的龚雪害羞不已。
三人走向座位时,胡为民注意到龚雪的皮鞋在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悄悄放慢脚步,让她能走得更稳些。
会议正式开始,文化部文艺局的张副局长缓步走上讲台。他身着深灰色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徽章。
张副局长上台,台下立即安静下来,只有干咳声偶尔响起。
“同志们。”张副局长声音浑厚,带着几分官腔却又不失亲切,“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讨论《孩子王》这部作品,我感到十分欣慰。”
他环视会场,目光在胡为民身上停留片刻,毫不掩饰赞赏之色,“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正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青年在特殊年代里的精神追求……”
张副局长发言时,胡为民有些走神。他发现别人都带着本子,就他和雪姐傻乎乎的,啥都没准备。
于是,他只能带着礼貌的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