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他还因为其他移民的挤压,丢掉了餐馆的工作,没有住所的他,只能蜷缩在油毡布帐篷里。更倒霉的是,还被隔壁非裔流浪汉偷走了他最后一罐罐头。要不是李家的收留,他已经冻饿而死。”
“他很感恩,和他所知道的那些美利坚流浪汉相比,他是幸运的。”
小说里的种种描写,让刚才还在做梦的读者瞬间清醒。
怎么美利坚的底层过得这么惨吗?
虽然中国还不富裕,但并不会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现在的中国,并不存在失业一说,政府总会想办法给你安排工作的。也不会让你睡大街,虽然没有几百平的大豪斯,但二三十平的大杂院还是能住下一个可怜人。
普通读者们心有戚戚,在常年的教育下,他们觉得美利坚的底层人民和他们一样,都是光荣的无产阶级。
“美利坚缺少解放者啊!”
这是不少立场坚定的老同志心里的看法。
当他们看到李翘和父亲坐上了来华的飞机后,今天的连载就此结束了。
“什么,这就完了?”
“这么好的小说,怎么就断了,后面呢?”
“哎呀,为什么不一次性刊载完呢?”
“李翘后面会怎么样,她在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虽然结尾处写了明天会继续连载,但读者显然没有这个耐心。
有电话的人开始给报社打电话,没电话的找到纸笔开始写信。
就连青年报编辑部也没有想到,《甜蜜蜜》仅仅写了个开头,就彻底火了。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厌恶。
有不少老同志,就非常不喜欢这部作品开头的描写。
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甜蜜蜜》“过于细腻地描绘了资本主义腐朽、堕落的生活”,要警惕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的渗透云云。
这些老同志有的人是忧国忧民,有的人是反对一切描写外国社会的作品,还有的人是单纯不喜欢这部作品。
他们和普通读者一样,开始给青年报写信。只是他们写的不是催更信,而是带着批判态度,措辞严厉的举报信。
……
《燕京青年报》报社编辑部。
今天,编辑部众人到岗时间比往日早了一个多小时。
他们明白,今天是《甜蜜蜜》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