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跟张总面谈过之后,林祖辉的产业发展算是走上了快车道。
此时他已经将公司搬到中环,就在湾仔道30号的新鸿基中心。
这里是港岛中环,大厦82年落成,是港岛的甲级写字楼。
现在每尺年租金300港币,他租了2层,刨除了部分公共面积,给他算每层尺。
每年光租金就要870万,合同签了5年,约定每年租金上涨5%。
不过他手里还真不缺钱,永辉超市融资已经完成了。
他现在实打实的是亿万富翁了,虽说自己还是没什么钱。
但公司账上多了1个多亿。
半个月前,永辉超市的融资就完成了,公司估值按5亿港币计算。
王凤仪投资1.2亿港币现金,占24%股份。
华瑞没有依照官方0.4不到的汇率用RMB融资。
而是在依照RMB计算,先抬高估值之后。
投资8000万RMB,加上价值2000万的商品承兑票,拿下25%股份。
三方皆大欢喜,林祖辉拿了钱,又找到了靠山。
王凤仪有了股份,不再是个帮忙的。
王东给她的钱也用出去一部分。
华瑞也很满意,成了永辉的第二大股东不说,投资的都是RMB、商品。
RMB还得拿去深城、海丰投资、采购。
这不就是肉烂锅里了嘛?
这会这么有钱,港岛的投资无非就是几个转运中心。
就算把地买下来,都花不完。
油尖旺的门店又投了十几家。
最后还是花不完,又给王凤仪又批了2000万港币经费,让她继续搞宣传。
林祖辉干脆把原定搬去尖沙咀的公司,一步到位。
搬到中环来了。
环保公司也一起搬,暂时没钱也没事,永辉超市租下来。
再转租给辉全控股,这账可以先欠着。
等环保公司再发展一段时间,自然还得起。
林祖辉心心念念的大办公室也安排上了。
公司租下29、30两层,他的办公室在30层。
一间1000尺的巨大办公室,三面墙壁,一面是玻璃幕墙,打开窗帘,就是整个维多利亚港的海景。
看财报看烦了,看看窗外。对岸的游客在欣赏城市风景线。
而他在欣赏对岸的游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