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战车第四师团!战车第十二旅团、第十一旅团!立刻前出!迎击正面的华联战车集群!”
“务必将其阻滞在第二线防御阵地之前!左右两翼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顶住支那军的侧翼攻势!诸君,帝国武运在此一战!把支那人的装甲狂潮砸烂在清迈城外!”
寺内寿一的命令如同投入火药的引信,日军赖以自豪的精锐装甲力量倾巢而出。
战车第四师团,战车11、12旅团作为日军在最强的装甲单位。
其主力装备包括97式中战车(改进型)和少量新式的一式中战车,但面对“华夏一型”,它们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均处于明显劣势,不过最新型的三式坦克则被视为日本帝国陆军的骄傲!
第11、12战车旅团是新组建的装甲部队、装备绝大部分都是仿造德军的三号坦克,也就是二式战车和97式,更多用于侦察和步兵支援作战!
但日军的反击意志极其顽强,在军官们“武士道”精神的驱使下,从各个待机地域涌出的日军坦克,怒吼着引擎,迎着华联国防军的钢铁矛头疯狂冲来。
他们利用地形、村落和预设的防御阵地进行机动和伏击,试图以数量(在局部投入更多的坦克)和所谓的“玉碎”冲击来弥补质量的差距。
刹那间,在以清迈南为中心,方圆二十多公里的广阔战场上,上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前所未有的装甲大会战!
炮声震天动地,密集程度远超之前的炮火准备,华联军“华夏一型”75毫米长身管火炮的射击声沉闷而有力,穿甲弹在空中划出尖啸。
日军97式和一式战车的47毫米乃至57毫米炮也在拼命还击,炮弹打在“华夏一型”的倾斜装甲上,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跳飞的火星四处迸溅。
浓烟和尘埃笼罩了整个战场。燃烧的坦克残骸点缀着焦黑的大地,升腾起滚滚黑烟。
步兵们在坦克掩护下或在弹坑间翻滚冲杀,机枪和迫击炮的声音混合其中。
空气中充满了呛人的硝烟味、燃油燃烧的焦糊味和血腥味。
在一处被炮火削平的山坡后,一个连的“华夏一型”组成楔形队列,利用射程优势精准狙杀远处露头的日军97式。
突然,侧翼的一片树林里冲出十余辆日军95式轻战车和一式中战车,企图发起一次侧翼突袭。
华联军的坦克炮塔飞速旋转,高爆弹和机枪子弹横扫过去,将脆弱的95式打得碎片横飞,一辆一式中战车也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