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失利,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现在又要面对成倍增加的训练量,那心理负担越发沉重了。
结果,实战效果反而并不理想,每次比赛,成绩依旧没有什么起色,甚至有不少运动员因为不堪重负,身体出现了伤病,无奈之下只能提前退役。
后来,京城的一位分管体育的领导(出身冀省)得知了这件事后,觉得冀省省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毕竟都是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没必要这样折腾。
于是,他主动站了出来,想要化解这场矛盾。这位领导先是找到了京城代表队的相关责任人,和他们进行了一番严肃且深入的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们要以和为贵,大家共同进步才是正事。
随后,又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双方约好了一起出面,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化解之前的误会。
本以为这事就算是过去了,可当时省队的教练们心里却还是不甘心。他们觉得,想要不断提高成绩,就得有持续的目标激励才行,所以就提出希望每年都能有省队的种子选手和京城等代表队进行友谊赛,通过这种“相互促进”的方式,来激励运动员们不断进步,提升整个省队的实力。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存着这样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可能让省队和京城代表队捆绑,提升自身的实力。
京城方面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提议也挺合理的,便欣然同意了,于是,也就有了每年的切磋较量,也就是友谊赛。
可世事难料,尽管每年都有这样的友谊赛,可除了史冬朋曾经在110米栏这个项目上力压群雄,为省队争得光彩之外,其他的径赛项目,依旧是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导致省队还是很难在整体上胜过京城队。
郑伟杰作为这段历程的亲身参与者与见证者,这一路走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是自家的孩子始终低人一等一样。
看着省队一直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他心里那股子遗憾就像一团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再后来,体育训练越来越科学化,再也不会出现那种盲目让训练量加倍的情况,省队也确实是人才辈出,在省内的比赛中那是屡创佳绩。
可一到全国大赛这样的大舞台上,却依旧缺少足够亮眼的成绩,还是没能真正地扬眉吐气。
郑伟杰就是带着这样深深的遗憾,从岗位上退了下来。
原本想着退休了,就在老家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清闲日子,可忙惯了的他,突然闲下来,还真有点不习惯。
于是,他就开始关注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