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们在还未竣工、高达数百米的直插云霄的巨大楼体外,宛如攀附在巨人身上的生物,用高能等离子焊枪将模块化的外墙板精准地焊接固定,每一次焊枪的喷射,都伴随着耀眼的火花,在空中短暂地闪烁,就像微型的星辰在白日里绽放。
抬头向上看,视线被无数由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和高强度合金支撑起来的空中轻轨结构所切割、分割。这些庞大的结构在高空中交织、缠绕,形成一个复杂得令人眩晕、仿佛没有尽头的立体交通网络,它是城市的血管,连接着各个功能区。
偶尔有测试运行的轻轨列车,其外形流线型且没有可见的车轮,它们在轨道上发出低沉的能量嗡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滑过,带起一阵源自极致速度的狂野风浪,卷起地面细微的尘埃。列车的车窗上,闪烁着反光,模糊地映照出下方这座正在诞生的城市。
即便在地面和低空层,人类工人的数量依旧是占大多数,那些位于高层结构、深层地下或复杂内部空间等难以触及的地方,还是得由无处不在、高效精确的自动化力量主导。在这些高耸的建筑结构之间,甚至在楼体的侧面、顶部,以及内部的管线井里,无数形态各异的工程无人机正在忙碌。它们并非简单的飞行器,而是高度专业化的自动化机器人。
它们有的像巨型多关节机械臂,精准地抓取并吊装重型结构构件,将其在空中精确对接到位;有的像集群的金属昆虫,在复杂的内部空间进行精密的布线、管道安装或结构检测,它们协同工作,犹如一个智能的蜂群一般分工明确。
还有的无人机表面闪烁着扫描或定位的光束,那是高精度传感器在工作,它们在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度、深度和危险环境中,进行着高效的数据采集、结构评估和任务执行,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设计标准。
沿着宽阔得有些空旷的城市道路,无人货车组成的队列如同数字化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有条不紊地流淌而过。这些货车设计前卫,外形流畅,表面光滑,采用了流线型设计,有效降低风阻。它们的车厢上,醒目地印有巨大的“通用原子国际”企业Logo。
它们没有驾驶室,没有任何可见的驾驶员,只有载满各种各样建筑材料的货厢——巨大的结构梁、卷曲的光缆、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外墙板、甚至是一些封装在特殊容器里的、用于合成材料的液体或气体。它们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和城市智能物流系统引导,严格按照预设的路线和时间表行驶,整个物流过程精确到秒,高效得令人惊叹,分毫不差,体现着极致的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