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第二名、第三名,自然就会有紧随其后的第四名和第五名......一时间,世界各地都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太空兴奋剂”一般,纷纷掀起了一场热热闹闹、声势浩大的“航空航天热潮”。
从香港联合交易所到伦敦证券交易所,再到法兰克福的欧洲交易中心,以及其他所有稍具规模的大型证券交易所,其股价指数全都因为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领域的重大利好消息而全线飘红,甚至引发了一波短暂的“太空概念股”投机狂潮。
这在客观上,也间接变相地帮助了不少国家的普通股民们,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狠狠地赚了一笔快钱。
然而,地球上的纷纷扰扰、政治博弈与资本狂欢,似乎与那艘正孤独地航行于近地轨道之上的“鸾鸟”号原型舰,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关系。
此刻,这艘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未知的钢铁巨鸟,依旧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其至关重要的首舰试航。
舰桥之上,气氛庄重而略带兴奋。身着崭新深蓝色舰员制服的船员们,虽然在登舰之前,早已将那厚达数千页的《“鸾鸟”号操作与维护手册》阅读了无数遍,并且在位于“天宫”空间站的全息模拟训练中心经历了数百次、乃至上千次的、与真实环境几乎无异的电脑模拟拟真练习。
但当他们真正踏上这艘冰冷而又充满了未来气息的、实打实的宇宙飞船之上,亲手触摸那些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控制面板,亲身感受着核裂变驱动器运转时那微弱却又充满力量的震动时,要说心底里一点都不紧张、一点都不兴奋,那肯定是自欺欺人的假话。
毕竟,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船员!
首舰试航的第一阶段测试项目,如同一份密密麻麻的清单,早已被精确地规划完毕。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飞船的基本飞行操控性能测试;复杂轨道环境下的精准变轨操作;模拟接敌情景下的快速反应与战术机动演练;全舰武器系统的目标锁定与火力控制测试;以及最为重要、也最能体现一艘战舰生存能力的——模拟战损情况下的紧急损害管制测试以及舰载机“苍龙”的快速出动与回收指派测试!
在那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被无数闪烁着数据流的全息屏幕所环绕的舰桥内,“鸾鸟”号的首任舵手——一位经验丰富、心理素质极其过硬的前航天飞机指令长,正稳稳地操控着复杂的驾驶联动杆。
他顶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