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最大的食品集团,恩里克食品集团,由墨西哥裔理查德·米勒创办,旗下拥有11家工厂,仅仅5年时间就从30多人的食品小作坊发展到雇工达到1.2万人,是阿根廷最大的综合性食品公司之一。
墨西哥裔在一些人口不多,但经济增速快的省份受到空前欢迎,雷里奥斯省今年吸收了5万新移民中,就有3万是墨西哥裔,成为阿根廷最大墨西哥裔聚集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墨西哥裔取代了巴西裔,成为1965年新移民数量最大的族群,人口部门估计,今年有15万年轻墨西哥裔涌入阿根廷。
在非首都地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拉潘帕省,已经出现了墨西哥社群,他们一般就在当地社群旁边,沟通顺畅,统计部门很快把他们统计进阿根廷人。
墨西哥裔移民希望靠近主流社会,并因此获得当地的善意,很多沿海省市建设的工业城新区缺乏劳动力,居住环境还可以,与渴求工作的墨西哥裔非常合拍。
沿海和工业城市规划的移民社区要比大城市贫民窟,城市乡村边缘地带好的多,满足了移民对基本居住条件的期望,降低了迁移的定居成本,这一点对吸引家庭式迁移尤其重要。
这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阿根廷劳动力市场,墨西哥农民比巴西裔华裔印度裔还勤快,他们还说西班牙方言,成为市场上最欢迎的雇工。
类似的新移民还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家的新移民,他们很快承担了底层的需求。
1965年墨西哥发生经济危机,自1940年代起推行国家主导的工业化,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产业,但国营公司效率低下、腐朽严重,亏损严重。
百万计的墨西哥人在贫困和失业之中挣扎,阿根廷和美利坚是他们的去处,但美利坚需要偷渡,阿根廷却张开双手欢迎他们的加入。
布兰卡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墨西哥城,而且更加繁荣,工作岗位更多,所以吸引了很多墨西哥失业青年的加入。
国家证券交易所所在的圣马丁大道的梧桐树街道更是被称为小华尔街,全长1.5公里,还有布兰卡期货交易所,国家黄金储备局,泛美贸易公司等机构,以及50多家银行。
梧桐树街道集中全国6成金融资本,加速工业化融资,巨大的铜牛在街道和圣马丁骑马雕像隔街相望。
铜牛朝着北方,方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