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仪器建立合作,成立了阿根廷微电子研究所,尤尼金半导体,马赫拉半导体公司。
1964年3月,阿根廷启动对新移民的军事镇压与边境封锁,并执行“南十字星行动”,调集5个机械化步兵师包围科连特斯省叛乱区,切断巴西移民武装的燃油与食品供应通道,经过多日激战,巴西爱国解放阵线投降并彻底覆灭。
1月“自由巴西阵线”占领查科省的3个边境城镇,4月份被北方战区军队歼灭,6月份基本完成扫尾工作。
随着两个主要的巴西武装军官团的覆灭,阿根廷北部的移民冲突事件降至1960年水平。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警察厅销毁移民原国籍教材和宗教典籍,全国范围内已完成173吨纸质材料焚毁,其中关闭布宜诺斯艾利斯所有非基督教堂,目前已关闭23座阿拉伯寺、11座印度神庙,实施信仰归化考试,通过者方可获得公民权,试题包含圣母像辨识、阿根廷国教史,持续5次不能通过的人员,将无法获得国籍并驱逐出境,侵略性不强的非本土教会获得特批建立一些寺庙。
印度移民的牛崇拜习俗与阿根廷牛肉出口经济产生价值观对立,也是圣赫塞放弃印度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阿根廷印度裔早就放弃了牛崇拜,二代印度裔基本上可以融入阿根廷生活。
为了缓解新移民和治安压力,在犯罪严重的地区,将重启宵禁政策,每日22:00-6:00禁止5人以上集会,违反者可直接逮捕,严重的驱逐出境,依据《反国家分裂法第14号紧急令》进行处理。
阿根廷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关闭了一批阿拉伯寺和印度神庙,改造成餐馆,并为这些组织发放5000?1万美金不等的补偿,由阿根廷本土教会牵头设立跨信仰对话机制,教会冲突事件减少。
好在很多时候,阿根廷的新移民们大多数是温和派,改换门头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是来自于北非基督教会的,印度裔移民尽管数量庞大,却来自各种族群,而信仰温和派佛教的人群也是占比很高。
所以阿拉伯寺庙和印度神庙事件很快被杜绝,狂信徒们大多被驱逐出境。
在移民数量多的地区,教育部投资新建200所阿根廷化学校,总预算达到8000万美金,强制移民子女入学,新移民西语普及率可提高到八成以上,要求移民二代强制学习西班牙语并参加国家历史考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巴西移民在罗萨里奥市,拉普拉塔市市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