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多的也门裔,还有马德普拉塔则分布了16万的埃及裔,罗萨里奥有7万多利比亚裔,圣菲市有5万多摩洛哥裔,别德马有3万多沙特阿拉伯裔。
据统计,阿根廷的阿拉伯裔,土耳其突厥裔,波斯裔三大族总数已经达到了300万,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最近七八年迁移到阿根廷的。
最近两年中东战乱,干旱等,每年都有几十万各国阿拉伯裔移民到阿根廷,数量超过印度裔,巴基斯坦裔,孟加拉裔总和。
这些阿拉伯裔分布广泛,除了巴塔哥尼亚高原这样的苦地,很多中小城市都有分布,并不抱团,而且都会说几句西班牙语。
阿拉伯裔因为母国多,加上不喜欢聚集,除了能从第一代名字和生活习惯上分辨一二,第二代第三代基本和阿根廷人一样,而且大量与本土白人通婚,在多子化方面持续性非常强,在没有鼓励生育以前都是七八个小孩,是非常可靠优质的新移民。
而且这些阿拉伯裔很多不喜欢进工厂打工,赚到钱后喜欢自己搞小作坊,但是招人又不会限制本土人,小富豪数量比例甚至超过了很多族裔。
而且阿拉伯裔不喜欢住市区,喜欢住郊区,是非常可靠的开拓者,开荒者,他们聚集的好多地方都是整条村子家家户户前面开店铺,后面开小工厂小作坊,工厂不大,但是一年赚个几百万比索还是轻松。
小工厂基本上都是自己家人,结婚早,生的多,开枝散叶速度快的飞起,除了嫁走的女儿,三代人下来,就能繁衍出上百人,比普通家庭作坊竞争力强多了。
真正的年纪20岁,12年工作经验,小的五六岁就要帮忙干活了,半大个小孩,不用给工资,生越多,反而越赚钱,有的还娶多两个小老婆,家族扩大的速度快得很。
他们对教育并不是特别热衷,但能卷出来的基本上都能考上大学,小学毕业的比例数量高于本土,往往十四五岁甚至更早就结婚,而且不怎么去注册登记,所以阿拉伯裔黑户数量一直都是主力军。
阿根廷黑户数量一直比较坚挺,哪怕清查出来后,也有不少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一代二代无政府主义属性比较强,三代会好一些,接受过完整的阿根廷教育的基本上就非常爱国了。
阿根廷查户口本身比较随意,有时候只要两夫妻其中有一个身份证明的话,不犯法,基本上就不会管你,所以有时候某个地方可能住了10几20口人,但只登记了一个身份。
特别是在小城市,小城镇,村庄,基本上不管的,也没有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