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军队人员的增加已经引起了巴西国内的愤怒,黑人运动也扰乱了巴西后方,继续打下去,巴西可能陷入再次分裂。
巴西军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激进派军官主张对奥格兰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以夺回失去的土地和尊严,而另一部分则倾向于通过谈判和妥协来解决问题,避免进一步的战争消耗。
因为前前总统库比契克修建巴西利亚留下的巨额债务,巴西政府军扩军后没钱买军火了,里约热内卢也讨厌巴西利亚把钱拿走了又拿走了首都的地位。
他们一方面加紧镇压黑人运动和起义,一方面稳定前线,恢复后方生产,加快速度发展军工业,随时准备撕破和平条约。
因为战争原因,一大批发展的政策被迫中断,巴西工业化进程被打断。
军政府虽然掌握了国家大权,却难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一方面他们要镇压国内的各种起义和抗议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奥格兰的威胁,以及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这种局面使得巴西军政府不得不寻求更为灵活的应对策略。
巴西和奥格兰的军队人数看起来多,打起仗来却并不怎么样,特别是巴西的核心师莫名其妙被干掉后,战争水准已经比一战还低了,比起后世美利坚打治安战的水平差不多。
奥格兰维持60万军队的原因是保持住经济,不让那么多年轻人失业,圣保罗是奥格兰最大的工业中心,结果军事工业没发展起来,普通工业,轻工业干的一团糟,南美洲最大工业中心早就易主为布兰卡市,第二名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已经降到了第三名,里约热内卢降到第四名。
巴西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旱情,巴西利亚出现了连续164天没有降水的情况,巴西粮食告急,大量的农民逃离巴西,导致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旱情导致300万英亩耕地绝收,1000万英亩耕地受到影响。
奥格兰独立让巴西损失了一半左右的粮食主产区,巴西农业遭受重创。
战争导致了巴西粮食危机,奥格兰共和国也是如此,两国不得不从阿根廷进口数百万吨的粮食。
阿根廷粮食大丰收,对巴西进行了粮食援助,同时吸收人口。
奥格兰始终没能拿下里约热内卢,巴西政府军也不可能让奥格兰继续前进了,军政府掌权下,巴西军事水平有所恢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