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滞后,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阿根廷的橄榄枝抛过来,显然对发展经济,进口粮食和轻工业品非常有利。
二战后东欧地区照搬苏联模式,除了南部的南斯拉夫,大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苏联已经形成了新的帝国主义。
为了达成更深层的经济合作,阿根廷派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商业代表团,希望从布拉格引进更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捷克的各种工业设备是优质的替代品,只要不是涉足到社会制度方面,苏联人还是没有太大意愿介入到这场经济活动中,何况如今阿根廷大使在柏林和莫斯科都混的非常好,廉价的捷克工业设备和生产技术对阿根廷意义重大。
捷克战后血腥驱逐了数百万居住于苏台德地区的德裔人口,目前与欧洲关系不是太好,对于阿根廷的合作也非常热切。
阿根廷工业化道路还在继续,如捷克最大的工业集团斯柯达公司,就先后与迪特利亚,雷顿军工,菲利普工业等公司达成了合作。
阿根廷迪特利亚公司拉普拉塔卡车制造厂引进太脱拉技术,准备与新科恩重工开展竞争,目前阿根廷卡车需求量巨大,所以很多公司也想分一杯羹,销售最多的还是新科恩重工。
迪特利亚工业公司获得科恩内阁扶持,目前发展很快,与三家大型国营银行达成合作,得到了5笔大型贷款,目前是阿根廷国内重要的工业集团。
由五家合作外国公司帮助设计,供应全套设备,吸收技术的同时,研发生产属于阿根廷的内燃机火车头,并改造重载铁路,让阿根廷可以通过铁路运输更多的矿石和煤炭。
随着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勘探开采的石油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天然气能源公司也从天然气进军石油开采,国内逐渐形成南方石油和阿根廷国家石油,国家天然气能源,三超多强的局面,,南方石油为了开采更多石油已经在沿海地区进行海底石油勘探。
三家公司建立的加油站数量也越来越多,汽车销量和摩托车销量增加很快。
根据阿根廷工业部发展计划,不管是汽车工业还是摩托车工业,都在往节能省油方面发展,要不是工业技术水平达不到,圣赫塞还想发展电动汽车。
虽然大概率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但这就是未来。
石油危机这样的大趋势是不会有太大改变,哪怕阿根廷开采再多石油,也要发展节能型汽车和摩托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