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法国当局进一步强化军事行动,法军增加到80多万人,戴高乐从南洋地区请来了游击战争的大师做战术,而且采取了分割措施,学习英国佬的措施,分而治之,把阿尔及利亚分成三个部分,东部,西部和南部,分别成立三个国家,撒哈拉地区的主权不得到成立。
同时戴高乐得到了很多秘密情报,争取到了苏联人的支持,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扶持当地代理人,重新考虑阿尔及利亚法裔们的利益,真诚的向英国人学习搅屎棍战略。
在大军增加后,法国人没有急于开始战争,开始了针对当地的改革,把军费换成了当地人的物资,释放没有参与的人。
取得农民支持,扭转了战争失败的措施,报纸上也开始疯狂宣传一家人不打架,法国人不打法国人之类的,戴高乐政权准备彻底全面承认阿尔及利亚人自动获得法国国籍。
戴高乐还在法国本土公开宣布阿尔及利亚的重要性,声称阿尔及利亚是法兰西的省份,也是法兰西民族重新崛起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如同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一样重要。
“法国不能失去阿尔及利亚,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阿尔及利亚兄弟都是法国人,我们不能失去这些兄弟,阿尔及尔是我去过除巴黎外最美丽的城市。”
戴高乐的这句话在巴黎被广泛流传,重新引导了舆论,法国人开始重新思考阿尔及利亚的利益问题,一千万新法国人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样的极端转变,是圣赫塞没有想到的,戴高乐虽然是法国人的英雄,但特有的法兰西权贵的傲慢与偏见,无不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展现出来。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缓兵之计。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阿尔及利亚的重要性就如同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失去了这块拼图,法国人已经很难与上三常对抗,只能与联邦德国联合变身欧盟,才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这短短的5年,似乎葬送了这个欧洲陆权大国的未来,因为人口生育率问题,变成了黑法国。
在圣赫塞看来,法国或许保不住整个阿尔及利亚,但保留一部分领土还是存在可能的,除非前几年能给予当地族群和法裔族群同等的政治权利,争取大多数当地温和派的支持,从根本上瓦解反抗力量。
这件事本来就是戴高乐从失信于阿尔及利亚人开始的,前几年法国的混乱也加剧了这种情况。
法军的表现完全称得上是失败,一味的蛮干导致阿尔及利亚局势恶化不说,还使法国政府失去了政治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