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公公听了道:“不是要等杜库的狼烟去那边汇合吗?”他是不太想双腿走路,太想骑马省力了。
黄标道:“跟商队一起走,目标太大,离北凉城太近我心里不踏实。”
董公公着急道:“那我们的干粮和水可只是带了一天的,这下走不知道几天,你吃什么?喝西北风吗?”
“吃的路上有。”黄标快步往前走,不想跟他多废话。
“你走过沙棘线吗?”黄标追上队伍领头的赵灼。
“听过,没有走过,听说很不好走,路上很长一段两侧都是荆棘。也就马匪这些亡命徒走得多些。”赵灼道。
“你觉得我们走两界山南道问题大吗?”黄标又问道。
“那要看了,咱们现在不太清楚,甘泉堡有没有收到北凉城拦截咱们的命令。”
“他们应该不知道这事儿才对。昨天可能就是城里偶然出的事儿,我们过于紧张了。他们八成是随便查查。”黄标思索道。
“那样的话走南道应该快的多。商队应该会走南道,他们常年跟甘泉堡打交道,规矩都有,不会有啥问题。况且沙棘线走负重的商队很难。”
“那咱们先走再看,半路等商队。”
黄标看过赵灼的档案卷宗,草帽城陷落前,也就是十多年前,他在草帽城缉盗营当差,对这一带应该相当的熟悉。
果然,十五人在草原上走了大半天,水尽粮绝时,终于回到了驿道,远远也能望见连绵高大的两界山,现在的两界山,还就真的成了黑厥人和大舜人的自然分界线,理论上不经同意的越境都算侵犯国境。
从北凉城去两界山的这条驿道,其实是人和马在草原上踩出的痕迹,没有修缮,高低不平,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根本走不了车,路上人也很少。他们十几人起初不敢走驿道,后来发现驿道其实也没啥人,就大着胆子走到驿道上,确实比直接走草窝子好多了。
如果远远的听到马蹄声,他们就会藏在旁边的草窝里,这样一天躲过几个往来的小马队。
傍晚时分,他们看到路右侧远处的半坡上有一堆灰白相间的牛皮帐篷,袅袅的炊烟有七八股在上空飘荡。
“有人?”董公公兴奋道:“快去弄些吃的喝的来,咱家要饿死了。”
众人站在路边眺望那一堆七八顶帐篷。黄标问道:“是大舜的牧民?”
赵灼道:“说不上是哪国的。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