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宫阙的剪影,"我看过玉玺上的裂痕,曹公若要篡汉,三年前就可黄袍加身。"他指尖抚过枪杆上的龙纹,"我要守的不是曹家,是汉室最后的气数。"
远处突然传来鼓掌声。
"好个汉室气数,却不知这气数里掺了多少世家血泪?"
庞统的玄袍自虚空踏出,涅盘火烧穿了演武场的结界。他身后跟着摇扇的诸葛亮,羽扇边缘还沾着江东的火油味。
更令人惊愕的是,周瑜的吴钩架在曹操脖颈上,两人从另一侧迷雾中踉跄现身。曹操的《孟德新书》被烧得只剩半卷,却仰头大笑,眼中寒芒如刀:"江东小儿也敢妄论天下?孤的《屯田令》养活了百万流民,尔等却在赤壁烧船断粮!"
演武场的裂痕尚未弥合,六道金光自穹顶篆字中垂落。
光芒褪去时,六尊青铜人像已伫立在对岸,衣袂间流淌着竹简虚影。为首的白衣儒士轻挥麈尾,函谷关的紫气便凝成"叩问先贤"四字。
"张子房?"庞统的涅盘火骤然收缩,盯着那与《史记》画像别无二致的面容。
"后世竟还有人识得这副皮囊。"张良的化身轻笑,腰间《太公兵法》的书页无风自动,
"诸君且看——"他麈尾扫过之处,其余五尊青铜像相继活化:执《管子》的布衣老者踏着盐铁算筹现身;披犀甲的将军以《孙子兵法》为披风;更有越国烟雨中传来范蠡的叹息。
诸葛亮羽扇顿在半空:"管仲、孙武、范蠡...还有萧相国与吴子?"
他目光掠过捧着《九章律》的萧何,以及正在擦拭《吴子兵法》的冷面将领。。
"一对一,论道。"孙武的化身突然开口,手中竹简展开成赤壁地形图,"胜者承文道,败者留墨痕。"
荀彧的山河图突然剧烈震颤,图中许昌宫阙竟与萧何面前的未央宫重叠。
他尚未开口,萧何已挥袖洒出万千律令竹简:"治国非恃德,奉法可安邦!当年高祖约法三章,岂不比空谈仁政实在?"
"若无萧相国转运粮草,韩信十面埋伏不过笑谈。"
荀彧的枪尖挑起《九品中正制》残卷,却在触及竹简时化作麦穗纷飞,"但寒门英才困于品第,这真是萧相国想见的法度?"
对面突然传来金铁铮鸣。周瑜的吴钩与孙武的青铜剑相抵,江东风涛与春秋战鼓在刃间对撞。
"火攻?"孙武瞥了眼诸葛亮羽扇上的火油痕,"《火攻篇》有言:行火必有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