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的名士以及各大氏族、豪绅的家主便闻风而动,齐聚大堂。
\n
曹操并没有邀请他们,他们是自己约好,一起赶来的。
\n
此前曹操在东郡的种种举措,这些士族、豪绅早有耳闻。
\n
再加上曹操在清缴黄巾时竟还接收黄巾流民,这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n
收编黄巾流民,首要问题便自然是粮食。
\n
曹操先前已经伸手向他们要过粮,难保日后不会再要。
\n
其次,黄巾此前在兖州烧杀抢掠,杀死了不少兖州官员,还祸害了众多本土士族、豪绅。
\n
就连前任兖州刺史刘岱、任城相郑遂都惨死在他们手中。
\n
如此深仇大恨,真能轻易化解?
\n
其三,黄巾虽说原本是农户,可毕竟造过反,人们对此极为敏感。
\n
毕竟既然造过一次反,就难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n
倘若他们心怀二心,日后极有可能倒戈相向,成为兖州的隐患!
\n
此外,兖州的氏族、名士自视甚高,又怎愿与这些乱臣贼子同处一地?
\n
这桩桩件件都关乎兖州氏族、名士的切身利益。
\n
故而,他们自发赶来,就是要向曹操表明他们的态度:
\n
一是阻止曹操在兖州全境推行东郡的各类制度;
\n
二是劝阻曹操继续接收青州黄巾。
\n
此刻,大堂内众人议论纷纷。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