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吧!
\n
没错!荀彧此次南下,就是为了考察曹操而来!
\n
当初董卓入京,掌控朝政之时,荀彧毅然弃官归乡。
\n
他对家乡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密虽小固,不足以扞大难,宜亟避之。”
\n
但乡人多怀念故土,不愿离去。
\n
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时,竟无人相随。
\n
荀彧便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n
冀州后来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待之为上宾。
\n
荀彧看透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的致命缺陷。
\n
知道袁绍虽然礼贤下士,但实际决策常偏离谋士建议,如面对黑山军威胁时犹豫不决,与曹操果断迁治所屯兵的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n
这种“能聚人而不能用“的特质,使荀彧预见其难成霸业。
\n
而曹操则与袁绍截然不同。
\n
在袁绍等人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时,曹操却说出了“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这样的话语。
\n
这让忠于汉室的荀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感觉。
\n
再加上曹操在东郡施加的一系列仁政,让荀彧察觉出,曹操才是潜龙在渊。
\n
只待时机一到,便能龙吟九霄、一飞冲天!!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