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了整个新军营区。
每个帐篷里都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夜训,有的在学习识字,有的在研究战术,更多的在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
最后,他们来到中军大帐。
十一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接过亲兵递来的热茶。
“整体不错。”十一呷了口茶。“不过有几个地方还需改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二少爷看向对方,一副认真在听的模样。
“其一,爱国教育要结合实际。多讲些云澜军在我边境的暴行,少说些空泛的大道理。”
“其二,战术训练要循序渐进。先教他们如何保命,再教他们如何杀敌。”
“其三……”十一顿了顿。“对那些想家的士兵,不妨允许他们每月写一封家书。既能安抚情绪,又能通过家书内容了解士兵思想动向。”
“还有一法……”
“每月评选优秀士兵,给予一日假期,准其回家探亲。”十一的目光锐利。“优秀者才能少训练一天有空回家,也能堵了一部分人的嘴,他们回不了家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不够优秀。”
任二少爷眼睛一亮。
“此策甚妙!既可慰藉士兵思乡之情,又可激励他们勤学苦练。”
“驻军距离生产队不远,次日晚上归营,不误次日操练。”十一说道。“至于某些士兵在逃难中与家人失散,已无亲人可探的情况。”
“优秀士兵除休假外,还可选择五两银子的奖赏。”
“五两银子,对新兵而言确是重赏。且他们无处花销,最终仍会回流至我方供销社、驿站,促进内循环。”任二少爷笑道。
“正是此理。”十一点头。“每个编队设置一个优秀士兵名额,既花不了几个钱,又能有效激励士气。”
任二少爷站起身,抱拳道:“我这就去拟定细则,明日便在军中颁布。”
十一却摆手示意他坐下。
“不急。细则需周全,避免出现偏颇。”
任二少爷重新落座,思索片刻,道:“评选标准当以训练成绩、战场表现、思想觉悟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不错。”十一赞许地点头。“此外,还需设立监督机制,以防徇私舞弊。”
“明白。”任二少爷点头。“可由各编队将领初评,再由中军复核,确保公正。”
“此举甚妙。”任二少爷笑道。“一来优秀士兵成为了攀比的目标,激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