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设计的全套改造图纸,"李明远指着墙上的大幅设计图,"我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设备改造,开始试制样品。"
工人们看着那复杂的图纸,一个个目瞪口呆。
"李总工,这...这是什么设备?看起来好复杂。"一个年轻工程师小心翼翼地问。
李明远微笑道:"这是一种全新的钢管钻孔设备,采用深孔钻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可我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结构......"
"没关系,我会手把手教你们。"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某个部分,"看这里,传统钻床只能单向加工,而这种设计可以同时进行两道工序,效率提高一倍。"
工程师们听得目瞪口呆,虽然很多东西听不懂,但都被李明远的专业知识所震撼。
"还有这个,"李明远转向另一张图纸,"这是膛线车床的改进设计,采用自动进给装置,可以精确控制膛线的深度和角度。"
一位技术员忍不住问:"李总工,您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先进技术?这些...在国内好像从来没有人用过。"
李明远笑而不答,继续讲解:"这个项目不仅仅是生产几支枪那么简单,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线,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标准化、现代化。"
工程师们听得如痴如醉,虽然有很多概念他们第一次听说,但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革命性变化。
当李明远讲到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想时,整个会议室已经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一个字。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消化一下。"李明远合上图纸,"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动手改造设备了。"
工程师们久久不能回神,仿佛刚刚听到的不是技术讲座,而是天方夜谭。
……
下午四点,几辆军用吉普车驶入厂区,车上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秃顶的老李和那个留着山羊胡的专家。
老李名叫李守正,六十出头,是国内着名的材料学专家。山羊胡是程延海,五十多岁,也是北极熊留学归来的机械工程师,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
他们身后还跟着三个年轻人:高挺的赵建国,是弹道学专家;瘦瘦的张文明,是热处理专家;戴着厚眼镜的王德才,是控制系统专家。
"李老,多日不见!"李明远快步迎上去,亲切地握住老专家的手。
李守正微笑着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