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各专业委员陆续就座。电网主管手上攥着配电图,粮政代表携来农产品存量与分配纪录,机械组递上工时报表与产线复工计画。空气中混杂着墨水、煤烟与压抑不住的汗味,还有纸张翻动时摩擦出的细碎声响。
“——天马行空。”
突如其来的一声怒斥,打断了会议的节奏。
商业小组的代表拍案而起。此人是一位滞留本城的大学教授,原为财经研究所主任,素以学术严谨与实证主义着称。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知识份子的愤怒——不是对无知的蔑视,但似乎带有几分专业领域被他人侵犯的愤慨。
西里尔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非常简单……一单位的货币可以在合适的地点兑换一餐量的罐头、以及大量的洁净水,但显然,这无法说服此人:
“请问,一单位货币的价值,是哪家工厂出的罐头?是猪肉还是豆子?哪条河的水才叫洁净?雨水能兑换吗?源石污染的地下水算吗?谁来定义?谁来维持供应?!”
他步步逼问,目光锐利如刃,语气再度升高:
“而且你有没有考虑过——造假?”
“历史上货币为什么要以赤金、贵金属为本位?因为它本身就难以伪造、其本身具有的价值能让仿造者没有多少赚头,而不去仿冒。也同时难以腐坏、复制、任意增发。你现在要印一张纸,声称它值一份食物,只要有人能复制印章、抢下军工厂的印刷机、甚至画一张像样的伪券——这整个制度就会崩盘。”
“信用可以被骗,但罐头不会从空气里长出来。你越是把货币与食物直接挂钩,越是激起人们以非法手段夺取它的动机!”
工厂代表是西里尔的坚定支持者,对此回呛道:
“你以为我们还有市场?这些天我们生产出的数据已经摆在你的眼前!而为我们工作的人,需要薪资,开头几个月、还能透过发放物资撑过去,但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以物易物的时代!过去的马克早就没人信了,你还在说‘信用’?信用是要喂得饱人,才会有人信。”
一名曾涉猎金融的技术代表也起身反驳:
“商业联合会抛弃了我们,但我国这么多年来建立的是金融与流通体系,哪怕残破,也不能被一刀砍掉。如果真的以罐头做本位,那谁来处理波动?气候一年不好,币值就得腰斩?!”
西里尔没有立刻回应。他翻阅手边的报告,一页页地折起,又摊开。
那些数字、曲线,不只是资料,而是城市命运的断层切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