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凌晨两点,上海默势基金技术部,空调外机发出濒临解体的轰鸣,27℃的恒温设定在三十台服务器的热浪前如同虚设。陈默捏着空咖啡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杯壁凝结的水珠顺着虎口滴落在键盘上,在服务器的幽蓝光芒中划出细长的水痕,宛如他此刻千疮百孔的操盘逻辑。
“陈总,张阳的离职是预谋已久。”技术总监李强推了推下滑的黑框眼镜,白衬衫后背洇出的深色汗渍形状如同抽象画,“他带走了波动率曲面预测算法的核心参数,实时对冲系统的37个模块已瘫痪29个。现在人工下单的误差率超过40%,昨天下午三点十七分,交易员误将3000手多单下成空单,导致雪球产品单日多承担1500万亏损。”他调出交易记录,红色的错误订单如伤口般刺眼。
陈默将咖啡杯重重放在桌上,杯底与金属桌面碰撞出清脆声响:“启动未联网的备份服务器,还原三个月前的凯利公式仓位模型。”
“但那是未经验证的版本!”李强快速敲击键盘,调出2023年5月的压力测试报告,“夏普比率仅0.6,最大回撤高达45%,连散户的定投策略都不如。用这个模型对抗现在的高频交易,相当于拿菜刀和机枪对抗!”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陈默的原油钻头袖扣刮过键盘,调出张阳的门禁记录,“他上周17次访问对手服务器,每次传输数据都在凌晨三点——那个时段我们的系统防护最弱。现在对手的算法可能已经迭代三次,而我们连最基础的波动率计算都做不到!”他指向屏幕上跳动的资金流向图,中证500指数每波动1%,雪球产品的风险敞口就增加5000万,“再不启动备份,天亮前我们的资金链就会断裂。”
凌晨四点,备份服务器的启动进度条终于跳至100%,绿色界面弹出的瞬间,陈默仿佛看见十年前的自己——在周远山的地下室里,第一次用凯利公式计算仓位,手心全是汗,窗外是上海的月光。“通知交易部,”他揉了揉连续48小时未合的眼睛,眼白里的血丝如蛛网蔓延,“用这个模型重建对冲头寸,每笔下单不超过500手,目标锁定4600点敲入线。记住,下单间隔必须超过15秒,避免触发交易所的异常交易预警。”
“陈总,”李强突然指向彭博终端,A50期货空单增仓数据如红色瀑布倾泻,“对手盘在新加坡交易所增仓至5万手,他们的AI算法正在扫描我们的挂单模式,明显知道我们模型失效了!现在他们的交易频率是每秒20笔,我们的人工下单根本跟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