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笔尖停顿两秒,又补上一句:“当水泥股的涨停吸引散户追涨时,REITs的申购价偏离正在制造新的预期差——这才是事件驱动策略的核心战场。”
窗外的雨声渐密,陈默合上笔记本,屏幕上的冀东水泥K线图仍在闪烁。周线级别的金叉信号像座灯塔,照亮政策传导链上的每个节点,但老张的风险提示和周远山的历史案例时刻提醒着:在政策预期的风暴里,任何单一维度的判断都可能成为暗礁。
第二天清晨,当陈默走进工作室时,老张正在调试新的量化模型,屏幕上滚动着保障房REITs的实时申购数据。周远山站在白板前,用黑色马克笔将“事件驱动四阶段”补充完整,在“业绩验证期”后面画了个问号——那个65%的资产负债率,正像悬在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等待市场给出最终的定价答案。
“网下申购开始了。”老张的声音带着少见的紧张,“首批报价里,华泰资管报出的价格比市价低7%。”
陈默盯着交易终端,冀东水泥的集合竞价显示高开2%,而保障房REITs的盘前估值却下跌1.5%。两种资产的背离走势,让他突然意识到:政策预期的蝴蝶效应,从来不是单一品种的普涨,而是不同市场、不同维度的定价偏差在相互拉扯中,逐渐拼出完整的预期图景。
他调出昨天的跨品种持仓,水泥股的浮盈与REITs的浮亏形成鲜明对比。周远山的钢笔尖敲在白板上,指向“政策传导链”的第三个节点:“技术信号能确认趋势,但基本面的暗礁需要逐个排除——这才是我们和散户的区别。”
这句话让陈默想起昨夜笔记里的结论。当市场沉迷于政策新闻的标题时,真正的机会藏在数据的裂缝里,藏在不同资产的定价错位中。他突然明白,这次布局的意义远不止于当前的价差——冀东水泥的周线金叉、REITs的申购价偏离,正在为他构建一套全新的事件驱动模型,一套能够捕捉政策传导链上每个关键节点的分析框架。
上午九点十五分,保障房REITs的申购数据更新,机构有效报价区间进一步下探。陈默的手指悬在平仓按钮上方,最终落在风控系统的压力测试界面——他需要确认,这个定价偏离是短期情绪波动,还是基本面风险的真实反映。
周远山递来最新的行业简报,住建部正在修订智能建造设备的采购标准,国芯科技的工业控制芯片出现在推荐目录里。这个消息让陈默的思路突然贯通:水泥股的上涨、REITs的调整、芯片标的的政策利好,本质上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