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盯盘的降维打击
周远山工作室的中央空调在凌晨两点发出细微的嗡鸣,冷雾从出风口溢出,在五块拼接屏幕上凝成淡淡水汽。陈默盯着物流园REITs与对应上市公司的价差曲线,视网膜被青绿色的波动轨迹反复扫过。老张的白衬衫袖口卷至肘部,指尖在Cherry机械键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Python脚本的光标在布林带宽度计算公式区域快速闪烁,代码行尾的注释标注着“2023年流动性修正系数”。
“标准差突破1.8倍了。”老张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眼球布满血丝却死死盯着波动率曲线,“物流园REITs与正股的价差扩大至4.7%,超过过去20日均值的两倍。”他调出历史数据对比表,2022年同类项目在相同指标触发后,83%的案例在15分钟内出现价差收敛。
周远山的手指重重敲在透明亚克力板上,打印着REITs审核流程的A4纸被压出褶皱:“把环评公示期数据接入过滤模块。”他滑动鼠标调出2020年仓储REITs的交割单,某笔套利在系统买入后因土地审批延期导致股价腰斩,“当时就是没排除‘公示期进行中’的项目,显性价差下面埋着政策地雷。”
陈默的视线被物流园REITs(代码)的实时数据吸引,绿色价差曲线以每分钟0.3%的速率突破上轨,对应的上市公司()股价却在均线下方徘徊。老张的耳机突然发出蜂鸣,数据接口传来更新提示:“Z值达到2.1,触发自动套利逻辑——买入REITs,融券卖出正股,保证金比例150%。”他演示交易界面,两个订单在毫秒级同步生成,成交量阈值自动匹配“日均>2000万”的过滤条件。
9:30开市钟声刚落,Level-2行情界面的买盘队列瞬间膨胀。陈默盯着REITs的成交明细,500手、1000手的买单如潮水般推进,30秒内消化了2万手卖单,价差曲线出现肉眼可见的收敛。系统在9:31:15自动触发平仓指令,成交弹窗跳出时,他注意到单笔盈利9.7%,REITs成交量峰值达到5200万元——这个数字是他操作的基建REITs的十倍,周远山设置的流动性筛选机制显然发挥了作用。
“看到成交量阈值的重要性了?”周远山递来一杯冷萃咖啡,屏幕切换到2015年分级基金套利数据,“旧模型没考虑新规对成交额的影响,导致杠杆测算失误。”他指着两组对比数据,资管新规实施后,同类产品的有效成交额阈值从1000万跃升至500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