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毫秒级同步。
林小羽突然指向窗外的顺丰快递车:"万和的货每天下午三点送河坊街,"她的平板电脑弹出校园通知,"陈师傅说他的防风护具越戴脸越歪,肌电图跟我的波形在同一个分析软件里。"聊天记录显示,陈师傅的面瘫程度与林小羽的眼震频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87。
实验室的紧急喷淋系统毫无征兆地启动,水幕中,眼镜镜片反射出诡异的蓝紫色光斑。苏怀瑾拆解光学模组发现,光栅能将自然光转化为12Hz偏振光,与药田"厥阴风木区"的地磁波动完全共振。更惊人的是,镜片镀膜中检测出嗜风菌孢子,与陈师傅护具里的菌株基因序列同源性99.3%。
"现在连走路都要扶着走廊扶手,"林小羽用颤抖的手收拾碎玻璃,实验记录本上的数据曲线歪如蛇行,"每次眼镜自动开机,屏幕就会跳出河坊街的实时风向——上周刮东南风时,我的手抖得连移液枪都握不住。"快递单信息显示,每批送往河坊街的货物都标注"风木区专用",内含与眼镜同款的偏振光模组。
中医馆的学徒发来紧急报告:"眼镜的鼻托材质,"他的实验服沾着纳米级光栅碎屑,"含有与防风护具相同的磁致伸缩材料,可随地脉风向改变偏振光频率。"苏怀瑾望向晾在铁丝上的天麻饮片,其黄白色的断面与眼镜的黑色工程塑料形成无声对抗——前者是地脉孕育的熄风良药,后者是商业资本诱发风动的工具。
暮色漫进实验室时,林小羽的眼震频率降至2.1Hz,但眼镜的陀螺仪仍在规律旋转。苏怀瑾调配第二剂药时加入全蝎6克:"《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需增强搜风之力,"她解释道,"风气已侵袭经络,非虫类药不能透达。"
窗外,春分的新柳在风中摇曳,枝条的摆动频率与林小羽的眼震曲线惊人吻合。苏怀瑾望向地脉监测屏,厥阴风木区域的金色平衡场被偏振光的绿色噪点割裂,而林小羽的前庭数据、陈师傅的面瘫监测值,正以10Hz频率汇入万和的"运气风动模型",转化效率显示89%。
老槐树的新枝在实验室外抽芽,某根枝条的走向与人体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完全重合,树皮上的节疤如同太冲穴的天然标记。苏怀瑾握紧脉案本,发现祖父手稿中用红笔圈注的"风木风温转化公式",正以防晕眼镜为媒介悄然运行——那些标注"防晕"的功能,实则是精准调控风气演化的生物开关。
当最后一滴药液注入鼻饲管,林小羽的学生卡突然震动,终端显示"风木数据已同步至风温模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