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周的急诊科,走廊里挤满了高热患者。某小学教师李女士被家属架着进来,头部肿大得几乎撑破衣领,双眼肿成两条缝,咽喉肿痛让她只能发出含混的呻吟:“喝了TS头瘟清三天,烧到40℃,脖子硬得像铁棍……”她的丈夫举着CT片,头颅软组织水肿得像个气球,扁桃体Ⅲ度肿大几乎堵住气道。
苏怀瑾刚处理完张大姐的糖尿病足,就被实习生小李拽到抢救室。触诊时,李女士的颈部淋巴结融合成串,按之剧痛,舌质红绛苔黄燥起刺,脉象洪大滑数,双寸脉简直要冲破指尖——典型的风热疫毒上攻头面。“马上做咽拭子PCR和血常规!”他声音急促,余光扫到患者家属手中的头瘟清包装盒,“清热解毒,快速退热”的广告语格外刺眼。
检验报告出来时,苏怀瑾正在调配普济消毒饮。白细胞18×10?/L,CRP 198mg/L,咽拭子检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更触目惊心的是血清中TC-103纳米颗粒浓度超标20倍。他碾碎头瘟清颗粒,大青叶的苦味里混着化学药剂的酸涩——药典规定大青叶用量不超过15g/袋,这里却放了30g,还非法添加了利巴韦林。
“苏医生,市药监局的人来了,说你涉嫌夸大TS产品副作用。”护士长王姐脸色凝重,身后跟着两个穿制服的执法人员,“还有患者家属在闹,说你停用头瘟清导致病情加重。”苏怀瑾捏着显微镜玻片,上面的中性粒细胞失去活性,正是TC-103抑制干扰素诱导蛋白的典型表现。
他刚被带到会议室,老张就推门进来,把一份基因检测报告拍在桌上:“所有患者体内都有TC-103纳米颗粒,和TS集团‘免疫抑制芯片’的动物实验数据一致。”老张压低声音,“我黑进他们的生产系统,头瘟清的生产线有基因编辑模块,正在批量生产‘风热疫毒增强剂’。”
手机突然收到匿名视频,画面里TS集团的实验室中,技术员将TC-103溶液注入细胞培养皿,原本活跃的免疫细胞迅速凋亡。镜头扫过墙上的标语:“人工脑温调节装置适配人群——头瘟清使用者,目标达成率95%。”苏怀瑾认出背景里的设备,正是247章陈立提到的“智能抗菌敷料”同系列生产线。
深夜的TS集团微生物实验室,苏怀瑾戴着防毒面具避开红外扫描。培养箱里,柯萨奇病毒在TC-103培养液中疯狂变异,基因序列上赫然挂着TS集团的专利标记。他刚拍下实验记录,身后就传来熟悉的冷笑:“苏医生对我们的病毒增强剂很感兴趣?”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