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让、不要岁币,并不是金人知道他们错了,其实是因为金主完颜阿骨打自知病重将亡,怕自己死后金国内部不稳,所以急于达成盟约,这才放弃了强索岁币的条款。
\n
后来,金人还百般遮掩,据我暗访,完颜阿骨打当时在签约后没几天、就死在了燕京!但金人秘不发丧,最后一直宣称阿骨打是十月份才死的,而且是死在后方行宫,金人连他们自己的实录都造假了。
\n
其余还有种种旁证,总之都是可以证明金人当年达成合约,就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无奈。只是当年大宋和金国还没撕破脸皮,孤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拿出来的话,就成了破坏邦交。
\n
但孤毕竟曾经肩负谈判重任,自然要尽量为国摸清邻邦底细。所以这些东西,一直就藏着,国家不需要,孤就让他烂在那儿最好。
\n
既然如今两国有可能交兵、而且朝中可能有软弱之人、对金人抱有幻想、甚至事到临头还想把开战的责任全揽到咱大宋自己身上,那孤自然是不能答应的。这些证据,不管有多少证明力,只要拿出来,到时候至少能凝聚人心,不至于让我大宋军民自觉理亏而士气低落。
\n
孤还在丁忧期间,不能为国出力,这些证据就托付给李兄了,希望李兄好好利用他们,为国凝聚人心!”
\n
李纲听完之后,愈发肃然起敬,他是个谨慎之人,不会立刻就相信,所以还是亲自反复看了一遍,发现赵子称的功课确实做得很扎实,把两年前谈判时观察到的很多蛛丝马迹、凡是能利于证明“金国人当时守约就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无奈,只是为了稳住我大宋”的黑料,赵子称都尽量全面搜集了。
\n
这些东西,证明力或许有限,但两国交战本来就不是打官司,只要有一丁点证明力,让己方的人民和士兵少一点理亏的心虚,那也是好的。
\n
李纲完全可以判断出,真到了打起来那一天,如果需要凝聚人心士气,把这个材料往上一送,肯定还是大功一件——当然了,前提是皇帝要主战。如果皇帝都主和了,压根儿不肯打,那这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