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臣不得勾结宗室”的避嫌问题了。
\n
而且说来也巧,李纲回京后的职务太常少卿,严格来说也算是古之九卿之一的副职。而赵子称身上挂的鸿胪寺的少卿,也是古之九卿之一的副职,他俩也算是平等论交了。
\n
只不过太常比鸿胪寺的排序要靠前一些,太常是掌礼法祭祀的,比较清贵。
\n
如果这个时代有新闻连播,播报朝廷活动出席人员名单的时候,李纲的名字应该会比赵子称早几个被读到。
\n
八月中的一天,差不多正好是中秋节前后,李纲登门求见,拜访了赵子称。
\n
他是打算过完中秋就启程的,毕竟在路上过中秋节,总归是很不爽的。
\n
李纲有提前递帖子,所以他抵达赵府的时候,赵子称已经提前大开中门,亲自出来迎接。
\n
“李府君真是稀客,赵某这两年丁忧在家,倒是疏于走动了,李府君不会怪我失礼吧,先祝贺李府君高升了。”
\n
李纲也连忙拱手:“下官见过秀国公,实当不得秀国公之礼!下官此番回京,也不过任太常少卿,待国公丁忧期满回京,下官也不过与国公同列。”
\n
李纲这个知州回京算是高升的,他高升完后也就跟赵子称平级,现在当然要谦逊一些。
\n
赵子称也不跟他多虚伪客套,拍了拍李纲的肩膀,引着他进院子,设茶果款待。李纲观其陈列,也不过是清茶、素饼而已。
\n
赵子称还随口解释:“居丧期间,山居不曾备荤酒,连果品都没有,只能以清茶素饼待客了,李兄可别见笑。”
\n
李纲落座,连连摆手逊谢:“岂敢岂敢,秀国公至诚至孝,下官也是早有耳闻。说起来,秀国公与下官也是有缘,当初宣和二三年间,下官因上疏言辞激烈,极谏陛下不宜奢靡浪费民力、以致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