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拿起其中一把,稍稍掂量了一下,随手一拉想试试,结果一不小心就把竹弓拉断了。
\n
幸亏岳飞的武艺早已臻于化境,眼疾手快稍稍往边上一侧,就闪过了崩飞的断竹和麻绳弓弦。
\n
岳飞颇有些扫兴,幸好缴获的竹弓不止一把,他又拿起第二把轻拿轻放地观察了一下,心中又生出些些新的好奇:“这种弓为何连对称都做不到?居然两侧长短都不一致,这如何能射准?”
\n
岳飞百思不得其解,便让刚刚临阵抓获的俘虏演示一下如何拉这种弓。俘虏不敢违抗,战战兢兢示范之后,岳飞才恍然大悟。
\n
“是了!这种弓之所以连对称都做不到,就是为了把弓身尽量做得长!弓下半部短的那一侧,就已经与扶桑人的胸口齐高了,若是继续加长,怕是扶桑人拉弓时脚都得悬空离地了!所以只做成不对称、单独把上半部继续加长。”
\n
难怪这种弓箭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几乎长了一倍,原来是为了让矮小的扶桑人能拉尽量长的弓。这些弓的总长度,都相当于扶桑人身高的至少一点五倍了。
\n
可惜,再长的弓身,材质不行,弓弦不行,空长一个尺寸也是白搭。
\n
面对方方面面都有绝对射程优势的宋军,扶桑人被压得根本不敢站在前沿的尖桩木栅后面,也不敢站在楼橹上。宋军爆破手便有机会扛着超大号的土地雷,顶着盾阵上前慢工细活地作业。
\n
岳飞知道这样弱的敌人机会难得,直接上青铜炮有点浪费实战测试素材了,所以宁可先实战演练一下爆破作业。
\n
过去两年,在赵子称的点拨下,宋军在高丽的火药作坊,已经能大规模量产优质火药了。
\n
硝硫木炭的比例也几乎达到了黑火药配比的巅峰,确保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爆破效果最佳化,原材料的供应链也建设得非常完备。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