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瓜果、桑叶之类的就不必提了。
\n
赵子称还根据后世那些一知半解的农业经验,组织老农自行实验验证,推广更高效的堆肥、灌溉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改良了现有的水车等灌溉机械的结构,组织官府兴修水利,提升田地的灌溉质量。
\n
一言以蔽之,经过两年的治理,赵子称治下地区的农业总产量都得到了一两成的增产。等特产作物的产量增幅则更明显。
\n
高丽的官仓,以及登莱,苏杭等地受赵子称控制的民间私仓,粮食存量都得到了明显增长。高丽这边的粮食,大多用来安置移民了,其余部分则能储备下来用于将来的大规模战争。
\n
靠着农业和纺织业发展积累下来的大量财富,赵子称又在高丽开发了不少新矿,也改良了高炉,大大增加了钢铁产量。
\n
不过钢铁的质量提升还是不太明显,或者说大规模量产的钢铁难以提质。
\n
只有一些实验室工艺制造出来高端合金,确实非常精良,但产量实在太低,也就没法用于部队的大规模装备,只能是给赵子称自己以及心腹武将打造一些神兵利器。
\n
因为缺乏大量的高端钢铁,赵子称原本计划的“燧发枪”科技树也没能及时点开。
\n
对于赵子称而言,只要他想搞火枪,机械结构其实不是问题,他也没必要走弯路非得先搞火绳枪再搞燧发枪。
\n
燧发枪的机械结构,他也是可以一步到位实验出来的,只可惜冶金和加工工艺不过关,指望卷制钢管大批量造火枪也就不现实了。
\n
好在赵子称的火药改良非常顺利,后世之人大多知道火药的硝石硫磺木炭最佳比例,也知道材料混合充分与颗粒化的重要性。
\n
所以到宣和七年时,赵子称的火药科技已经远远领先于枪管工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