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了一下,随后装作回忆了一会儿,这才大惊失色,似乎是刚刚认出眼前的皇帝,就是四年多前在艮岳时见过的那位“濮王之后赵士从”。
\n
“臣侄失礼!”
\n
赵子称便装作为当年的御前胡言乱语赔礼。
\n
赵佶则是很满意对方现在的谦卑状态:“罢了,当年的事情便休提了,你也算是不知者不罪。这四五年来,你也一心为国,朕都是知道的。
\n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妄议朝政,看在你确有见识、言之有物,失礼的事情就不计较了。以后更要小心!”
\n
赵子称装作措手不及、一时惶恐的样子,把远房叔父的告诫记下,表示一定好生注意。
\n
不过被这么一闹,赵佶心情略微有些不痛快,也不想给赵子称再加什么实职差遣了。
\n
但他也知道,不能凭皇帝个人的一时心情好恶定人前途,赵子称此番毕竟有大功于国,哪怕只是机缘巧合运气好,帮助大宋争取废除了岁币,至少也该升个爵位。
\n
只是具体的处置理由分配,还要细细斟酌一下。
\n
赵佶召见完远房侄儿,就打发他先下去了。
\n
此后几日,赵佶一边让有司走流程,一边也再次见了童贯,跟童贯商量。
\n
童贯已经得知,赵子称并没有出卖他,甚至还故意在君前劝谏激烈、稍稍得罪了皇帝,给童贯留下了劝皇帝眼不见为净的借口。
\n
童贯也就非常守信用,最终一番天乱坠的劝说,促成了赵子称的事儿。
\n
最终,赵佶本人也觉得,这个侄儿功劳越来越大,再授予更多实职差遣,会不好控制,而且赵子称的民间名声也确实太好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