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太划算了。
\n
……
\n
在赵子称的这样运作下,金国人果然被骗过了,也最终成了先扛不住的一方。
\n
原本历史上,大宋和金国在这年五月底就完成了赎回燕京的签约,但这一世,却多拖了个把月,一直拖到快六月底。
\n
金国人终于憋不住了,因为完颜阿骨打已经病重得连续昏迷,好几天都起不来床了。
\n
金国人太怕阿骨打一死、出现什么变故,还是赶紧落袋为安吧。
\n
另一方面,金国人也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打算跟宋国长期和平,只是打算捞一票、然后渡过自己内部的权力交接不稳期罢了。
\n
等金国第二任皇帝坐稳了位置,他们还是要南下攻宋的,到时候能找到借口就最好,找不到太好用的借口就捏造、就吹毛求疵,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n
所以,岁币不岁币其实没什么影响,金国人最多也就和平领上没几年岁币,等两国再次开打后,哪里还有什么岁币?到时候就还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抢劫了。
\n
因此,最终的谈判结果,就是二百万贯的“赎燕款”仍然要给,但是岁币条款被取消。金国方面只是要求把宣和五年这一年当年的岁币,一次性折入“赎燕款”里面。
\n
这一部分双方又讨价还价了一次,把原本给辽岁币里的银子部分去掉了,绢的部分认了,不过用更便宜的布替代。因为金国纺非常落后,当地布的价格和丝绸也差不多,金国就认了。
\n
最终,宋国实际支付一百万贯铜钱、二十万石粮食折抵一百万贯(历史上也是如此,宋没有直接出两百万贯铜钱,而是把一部分铜钱折成了粮食,因为当年河北饥荒,粮价极高,还需要运输成本,所以二十万石就折一百万贯了,在江南鱼米之乡的话绝对不用那么贵)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