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看出金人不是好东西、早就暗中提防了”。
\n
这样也有利于塑造赵子称足智多谋的形象。
\n
在那种乱世,上位者是否英明,也是一个影响到文武官员是否愿意投效、判断投靠他是否有前途的重要因素。
\n
敲定了这些思路、明确了行动方向后,赵子称也就不遗余力,此后这段日子尽量开始提前搜集相关旁证。
\n
而他的这些工作,也确实比较顺利——主要是金国人压根儿不可能想到宋国人会如此热切、如此舍得下本地刺探这方面的情报。
\n
金国人后来意识到封锁消息的重要性,也是在完颜阿骨打真的撑不住临死那几天,才真正重视起来的。因为事出仓促,所以才有那么多错漏,以至于原本历史上很多宋人笔记都有提到完颜阿骨打是死在回去路上的。
\n
现在赵子称是提前有心算无心了,他的搜集效率当然比原本历史上那些放任放羊的汉人文人要高得多,因此掌握了很多旁证黑料,也就不足为怪了。
\n
……
\n
又大半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n
赵子称每天明面上就是坚持谈判嘴炮、咬死了“岁币事关大宋国体尊严,誓死绝不让步”,
\n
同时又想方设法暗示误导金国人,给金国人透露了一些假消息,说“之前童枢相之所以想要急于完成谈判,不过是因为官家不知道河北前线情况,童枢相想要捂盖子。
\n
但我赵某人身为宗室,以国家利益为重,年轻不怕得罪人,官家封我为郡公,我当然要对得起官家!所以我已经把事情捅到官家那里了!现在官家已经知道了河北前线的情况,童枢相已经恼羞成怒,要严惩于我,但他也因此已经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破罐子破摔,你们要耗着就继续耗着吧。”
\n
事实上,赵子称当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