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多给些“宽限”。
\n
当然,赵子称说得非常隐晦,大意是“登莱等地,以及我原先做过官的苏杭等地,有一些富商,听说我背负了朝廷的任务完不成,为了我的仕途,愿意踊跃捐资”。
\n
但是,这些登莱和苏杭义民富户之所以要捐,都是被他赵子称的个人魅力所感召,又加上知道他是一个好官。
\n
所以潜台词就是:如果这些“捐助”对他的仕途没什么帮助,可能就筹措不上来了。
\n
赵子称的具体措辞,绝不留下哪怕一丝一毫把柄,但童贯身边的人能看懂就行。
\n
然后,赵子称又给童贯瞌睡递了枕头:他也体谅童太尉的影响力都在军中,对于地方文官的后勤政务考评缺乏影响力。所以他也不求在内政考评方面出风头了,
\n
只要童太尉愿意帮他在军功评定方面、“疑功从有”,把他今年在登莱沿海剿灭海盗、清扫宋江余孽、乃至对付高丽海贼方面的那些功劳,能坐实的尽量坐实,他赵子称也就心满意足、感激涕零了。
\n
如果担心他赵子称个人太显眼,也可以把一部分功劳分给他手下的呼延灼、徐宁、岳飞等人,尽量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升其阶官。
\n
赵子称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对高丽作战的军功,很多还不能见光,暂时只好闷声发大财。
\n
否则皇帝叔父知道他居然悄无声息地在海外灭了一个国,还不把他往死里提防?
\n
所以,赵子称只能求着童贯,用尽量“小题大做”的方式,另外找一些军功借口,尽量往高了评定。
\n
只要童贯该给的官场好处都给足,那他赵子称自然也愿意在袄等方面竭尽全力、并且也劝说治下富户们也竭尽全力捐资助军,为河北将士都尽量送去袄。
\n
童贯那边,也很快收到了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