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但后人将岳飞的很多时间难考的琐碎基层军功,都附会到了他的这一段经历里,然后史书上就出现了很割裂的一幕:岳飞这次明明是为了打辽人而从军的,大部分战功却都是说他在相州当地与乱兵盗匪作战、保卫乡里。
\n
而赵子称潜移默化地跟岳飞本人对账后,终于把一切都看明白了:所谓岳飞二十岁才正式从军、为敢战士,那不过是指他正式为大宋朝廷效力的起点。
\n
事实上,岳飞早在十五六岁时,就开始专注习武,也在家乡充入乡勇,偶尔对付一下流窜到相州的各路盗匪。
\n
北宋末年的河北是非常乱的,尤其辽金开战之后,辽地的燕云地区,每年都有大量逃民躲避战乱南下。哪怕没出现卢进义、张迪这些巨寇之前,也有遍地开的小贼。
\n
要在河北立足,每个州府县乡,都要有一定的自保武装,否则就会被贼寇洗劫甚至覆灭。所以县乡的豪强大户、士绅地主,也愿意给点小钱,养着一些武艺高强的人,保护家乡。
\n
只不过后世修史的时候,考虑到岳飞是大英雄大豪杰,要突出他毕生忠君,只为朝廷而战,也就把他早期保卫家乡的一些事迹淡化,再碎片化掺杂到他正式从军之后的那些年里,就显得比较割裂。
\n
但是在赵子称看来,这没什么好掩饰的。赵子称拥有现代人的灵魂,他不觉得一个武将在早年未受雇于朝廷之前,先受雇于其他地方势力、保卫家乡有什么不对。
\n
保卫家乡,乃至保卫民族,都是好事,有什么不敢说的?一定要保卫朝廷、保卫皇帝才是光伟正的么?
\n
更何况,要是只有保卫皇帝、保卫朝廷才是唯一光伟正,那他赵子称将来还有什么借口上位?
\n
赵子称从穿越之初,内心就打定了“忠于民族比忠于皇帝个人更重要,皇帝必须代表本民族的利益”这一立场的,这样才轮得到他取代赵构。
\n
忠于皇帝当然也重要,但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