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熟了的部曲去呢?”
\n
面对这个问题,赵子称也只能微微苦笑:“官家应该也是忌惮我了,杨志、林冲、鲁达三将,果然是一个都没让带,全部留在杭州,就地筹备两浙的海船水师,协防台、温沿海。
\n
这个借口倒也合理,而且也算是我自己促成的。吕师囊、陈十四才刚刚授首,谁知道台、温地方是否能立刻彻底稳定,留一手多盯着点,也是应该的。
\n
好在李俊以下,之前武职就很低,哪怕此番经历了方腊之乱,也跟着立了些功劳,但最多也就升到营指挥使,还入不了朝廷的眼,所以他们几个都可以跟去。”
\n
朝廷和皇帝也不是开上帝视角的,他们并不了解军队的下情,能掌控关注到都指挥使这个级别,也就是军和副军级就不错了。
\n
至于营级和营副的军官,人太多了,这种小鱼小虾上面根本不了解,也就谈不上重点关照提防。
\n
李俊刚跟赵子称的时候,只得了一个副都头,起点太低,整个方腊之役全程打下来,他也才升到营指挥使。其他人则比李俊更低。
\n
而且赵子称也不是吃素的,朝廷给他的调令里,为了安抚他,似乎也稍稍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从朝廷禁军当中,另行借调一些适合北方防区的军官,协助他工作。
\n
朝廷的意思,显然是希望“从赵子称手下抽走一些用熟了的、有可能忠于他个人的部将,然后再掺沙子掺一些跟他没交情的刺头进来”。这些人的级别肯定不会比杨志、林冲他们更高,最多也就平级。
\n
但赵子称何许人也?他可是自诩大宋魅魔的存在,只要能让他找到借口借调一些军官去山东,用不了两年,他就能把对方收拾得服服帖帖,变成自己人。
\n
当然,朝廷能允许他选调的军官名单,肯定也是受限制的,他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选择。
\n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