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圈地计划大致定下之后,赵子称就得考虑代理人也就是“白手套”的问题了。
\n
作为杭州知州,他自己亲自下场肯定是不合适的,想来想去,只有两个人选最合适。
\n
一个是一开始就在嘉兴老家帮家族打理生意的本家侄儿赵伯琦,还有一个就是慕容家的管事邓岳。至今为止,赵子称还没来得及接受其他文官人才和商人的投效。临时找新人的话,他也未必放心。
\n
所以他早在腊月过半的时候,就给苏州、秀州那边都去了信,让赵家和慕容家都派些人手来帮衬。
\n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子称勘察土地,规划建设,这些动作本就没有瞒着人,所以眼尖的自然能猜出,知州大人这是打算在本地置业了。
\n
这也没什么不对,知情的人都觉得这是知州大人应得的,毕竟立了那么大功劳,冒了那么大风险血战平贼,救了杭州城。
\n
然后便有下级官员和属吏观察到,知州大人或许需要一些代理人、一些帮他料理俗务的帮衬之人——尤其赵子称过完年后也才十九岁、虚岁二十,如此年轻就做到了大州知州,而且居然还不曾婚配。
\n
一些下属官员就借机投石问路,暗示愿意帮他牵线一些良配,绝对都是朝中有清贵背景,或是家资极为富豪的——这些属官倒也有眼色,没敢说帮赵子称介绍当朝重臣联姻,他们也都知道“宗室不得结交重臣”的惯例。
\n
所以,只是找清贵但无实权的人家结亲,或是干脆找个没多大政治势力、但好歹有点功名官位,同时家族又巨富的人家,作为联姻对象,那就最合适了。
\n
可以有名,可以有钱,同时稍稍有权,但不可有大权。
\n
面对这些牵线,赵子称首先以不愿与属地下辖人家的女子结亲为由,婉拒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