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梁师成对面站着一个年轻人,正是赵子称。除此之外,榭中再无外人。
\n
帮皇帝偷工减料、省钱加快施工进度的话题,怎么能当众讨论,何况梁师成还没打定主意要采纳呢。
\n
刚才人多,刘赓为首的将作监官员都看着,这种话题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他必须先当众呵斥赵子称。
\n
“说说吧。”梁师成话不多,抿了一口茶后,就只甩出三个字,跟刚才人多的时候完全是两种说法风格。
\n
看得出来,他对赵子称也没多少期待,就是先姑且一听。
\n
赵子称知道机会难得,也不敢拿捏,就把自己方才想好的计划和盘托出:
\n
“学生出身贫寒,多有留意各行各业工巧技法。本朝筑城,早已用了糯米灰浆砌石之法,学生在江南时,近年还见过能工巧匠将灰浆改良。
\n
砌石墙时,如遇特殊形状的石料一时难以获取,需要用灰浆堵住石头之间的较大空隙,便会将灰浆注入竹编的模范之内,再砌入石墙。这种灰浆若是进一步改良,用于大规模取代巨石堆砌假山,或许也大有可为——
\n
毕竟艮岳所用的石料,并非用来盖屋筑台,只是要堆砌假山,假山本就是实心的,不用考虑石材是否足够坚韧,只要形似就可以了。至于那些需要以石料堆砌出拱券、山洞,其下要过人的,再用真材实料的太湖石、灵璧石也不迟。
\n
如此一来,纵然不能彻底停掉石纲中的奇石一项,但至少也能大大降低对石料的用量。这只是学生的一点浅见,别无他意,只因目睹了太多江南百姓被石纲所累的困苦,心生恻隐,故而冒险谏言。
\n
原本学生并不敢作此念想,但入城之时,见陛下圣明,严惩了道人林灵素,学生以为,陛下或许会体恤百姓,减少对崇道的投入,这才敢直言此策,供相公按需取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