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且慢!贤弟三思!按朝廷《纲运法》,至少要十船结伴照应、方可成纲。此船落单在此,偏偏又在我们旁边突然沉了,都没个旁证,莫非有诈?”
\n
赵子称穿越前是历史老师,加上石纲太有名,所以他读水浒时顺便研究过《纲运法》。
\n
既然发现了疑点,顺便提醒一句,也算是还了对方赠药的人情。
\n
加上他刚刚才从法治社会穿越过来,行事风格还是比较谨慎的,唯恐惹上麻烦。
\n
慕容言一愣,却是少年热血上涌:“水上讨活的人,谁没个风波难处?难道见死不救?我若怕事,方才就任你自生自灭好了!”
\n
赵子称顿时哑口无言。
\n
这件事他确实没有立场去反对,谁让他自己就是一个“对方多管闲事的受益者”呢?
\n
总不能自己病好了,却阻止对方继续行侠仗义,那也太双标了。
\n
何况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乘客、出于礼貌过来致谢。既然尽到了提醒义务,那也算还清了人情。
\n
还是尊重他人命运吧。
\n
或许宋朝人心尚古呢?自己也正好借机观望一下如今的世风。
\n
于是慕容言便指挥手下把船靠过去,把已经落水的押运差役一个个捞起来。
\n
赵子称帮不上忙,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n
不过他在一旁冷眼旁观,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一个点子。
\n
“那沉船比慕容言的船还大,他最多把人救走,货物是不可能打捞得完的。
\n
此处距离岸边还有好几里地,以古人的数学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