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后来见过许多人,把一手的好牌打烂时,张一峰就会想到肖华,然而像他这样背景走出来的,极少。
\n
听着像励志故事,张一峰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借鉴和鼓励的意义。会投胎是天赋,而智商高、决断力与自律,也是天赋。若论天赋的稀缺性,后者指不定概率更低些。
\n
这些年张一峰在美国研究数据类创新投资业务,两人许久未见,知道他要来,张一峰专门找了他聊一聊,也顺便聊点业务。
\n
认识之初,在市场理念上两人就有过一场争论。那时的张一峰是个完全市场普世派,市场能打破任何环境,而肖华认为市场受到环境的强制约,不同约束条件之下,会发展出不同形态。两人展开辩论许久,谁都没说服谁。而结束争论的,是肖华提出的诡辩,如果地球上就一个国家,有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呢?
\n
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的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而后来肖华的选择符合着他当时的观点,不同的年景有不同的约束,他一直聪明地在适应环境。
\n
张一峰有时认为他骨子里信奉市场主义,但他完全懂得如何玩另一种游戏。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任何信仰,但能肯定的是,这个人不论在何种环境,都能生存。或许这才是最为体现他出身的东西。
\n
肖华坐了下来,“我至少还是会讲一句black coffee的。”
\n
“我特地没给你点,测测你的英语水平呢。”张一峰笑了,“家里老人都还好吧。”
\n
“挺好的,天气变冷,早些天让他们去三亚住着了。”
\n
“老人有福气啊,不仅他们,家里亲戚都能靠你帮衬着。”
\n
肖华摇了头,“谈不上,能帮就帮。”
\n
其实肖华是觉得父母享得起福,他当初就说过,不会安排任何亲属进公司。他知道会有不少人去拜托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