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朝会后,乾帝和韩景渊回御书房。
谢兰台已在御书房等候,看到他们回来,连忙行礼,“臣妇拜见陛下。”
乾帝凝视着孙女,几道阳光折射进来,金线凤纹在她裙裾流转,华贵天成,她盈盈行礼间,鸾凤展翅,尽显天家气度。
“不必多礼。”
他坐到龙案前,喝了一口每日朝会后必喝的参汤,才道:
“兰台,让你过来是有一件事,要当面说一说……”
说着,他沉默了一下:
“当年朕满心猜忌,终酿成大错,就此朕失去了最爱的妻子,最有才华的儿子,以及三个懵懂可爱的孙子孙女。
“这些年,朕每每追悔,却没勇气面对。如今,朕的罪己诏已写好,今日就可传诏四海。
“为东宫翻案,为先太子立碑,朕自责不已,不日退位让贤,从此思过内殿。”
听罢,谢兰台中立刻跪下,深深一拜:“谢陛下为父亲母亲、还有祖母正名。”
“另外,关于你的身份,朕想过了,你身上既有朕的血脉传承,更是拓跋氏的骨血,朕想向外宣布你的身份,赐第一公主封号。来日太子登基,帝后可同朝听政……他日,你与新君所出长子为皇太子,你看如何?”
这话一出,谢兰台惊愕当场:帝后同朝听政?她当真要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去吗?
“陛下,臣妇……臣妇什么都不懂啊……”
“谁生来就能懂的,学一学不就会了?”
乾帝捋着胡子,威严的脸庞,透着少见的温和:“这几日,朕把谢老太太请来聊了聊你这些年的成长历程,朕相信凭你的聪慧,假以时日,参与政事不难……”
谢兰台不由得转头看向韩景渊,心突突突乱跳着。
“我没意见。你今年才十六岁,学个两三年,估计就能将天下大事尽数掌握。”
韩景渊目光温和而坚定,继续说道:“况且,还有我在,朝中更有肱骨之臣相助。你天资聪颖,只需循序渐进,日后朝正大事上,我们定可以有商有量,不至于独断专行,误了天下大事,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谢兰台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发颤。
她从未想过自己竟会与朝堂之事扯上关系,更遑论与未来的帝王共治天下。
可乾帝的目光沉稳而笃定,韩景渊的鼓励亦如春风拂面,让她慌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臣妇……谨遵陛下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