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孙玄的目光在清单上逡巡,同时将手伸向墙角的一个麻袋。当他的指尖触碰到粗糙的麻布表面时,麻袋突然凭空消失。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孙玄像变魔术般将清单上的物资一样样从"空间"中取出。
铁皮桶装的花生油排成一列;成扇的猪肉被小心地挂在房梁下的铁钩上,避免接触地面。
每取出一批货物,他都会在清单上做个记号,同时计算着剩余的数量。
屋外的天色渐暗,孙玄揉了揉发酸的后颈。今天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但最棘手的活计还在后面。
新鲜蔬菜和鸡蛋这类不易保存的物资,必须最后一天再准备,他收起清单,锁好堂屋门,又检查了一遍院门的锁才离开。
第二天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正在玩捉迷藏。看到摩托车驶来,他们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十六哥!十六哥来了!"领头的男孩兴奋地喊着,鼻涕冻成了冰溜子挂在嘴唇上方。
孙玄停下车,从兜里掏出几颗水果糖分给孩子们。"去告诉六大爷,就说县里来收山货了,价格照旧。"
孩子们欢呼着四散跑开,孙玄推着摩托车往村里走。
泥土路两旁的茅草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空气中飘荡着柴火和炖菜的香味。
六大爷家的小院里,十几个村民已经带着各自的货物等候多时。
晒干的蘑菇、木耳装在布口袋里;野鸡野兔用草绳捆着脚倒挂在扁担两头;还有腌好的酸菜、自家磨的玉米面...孙玄一边跟乡亲们寒暄,一边检查货物质量。
"八婶,这兔子是昨天下套捉的吧?伤口还新鲜着呢。"孙玄捏了捏一只灰兔的后腿。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天没亮就去收套子,差点摔沟里去。"王婶裹着打补丁的头巾,脸上被寒风吹得通红,"小玄啊,今年县里要得多不?"
孙玄掏出小本子记录着数量:"比去年多,八婶,您家要是有多余的干菜,我也按市价收。"
交易进行得热火朝天,孙玄把摩托车侧斗和后座都装满了货物。
临走时,他特意多给了老支书两块钱:"您老腿脚不好,这钱拿去买点肉过年。"
回城的路上,摩托车因为负重而行驶缓慢,孙玄盘算着这批山货能解决县政府一半的年货需求。
第二天清晨,孙玄天不亮就起床了。他在小院里忙碌着,将"空间"里储存的新鲜蔬菜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